钯催化炔基环化合成含氮化合物的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lok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氮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以及天然产物之中。许多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或是潜在医用价值的化合物都属于含氮化合物,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燃料,染料,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含氮化合物被合成出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对含氮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已经成为有机合成领域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本文主要围绕钯催化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展开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综述了钯催化炔烃环化合成含氮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发展了一种合成2-苯甲酰胺基苯甲酸的新方法。该合成方法以2-炔基芳基叠氮为底物,在钯催化剂和氧化剂的作用下氧化水解,生成目标产物。该反应体系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且产率高。经过一系列优化实验后得到最优的反应条件,接着在最优条件下进行底物拓展,发现带有不同取代基的2-炔基芳基叠氮都可以很好地发生该反应。通过反应机理验证试验,最终确认反应机理为2-炔基芳基叠氮先被氧化合成2-苯基-3H-吲哚-3-酮,随后发生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进一步转化为2-苯基-4H-苯并[d][1,3]噁嗪-4-酮,最后水解得到目标产物。第三部分发展了一种合成3-卤代吲哚的新方法。该合成方法在水相中以2-炔基芳基叠氮和氢卤酸为底物,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得到3-卤代吲哚。该合成方法具有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来源广且产物产率高等优点。得到最优反应条件后进行底物拓展,发现带有不同取代基的2-炔基芳基叠氮都可以发生该反应,证实该反应的底物普适性很广。结合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推测反应机理为:首先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2-炔基芳基叠氮形成α-亚胺钯卡宾,接着被氢卤酸进攻后脱去催化剂并质子化得到相应的3-卤代吲哚衍生物。第四部分发展了一种以2-炔基芳基叠氮为底物,钯催化一锅法合成3,3-二氯-2-苯基-3H-吲哚的新方法。反应机理为2-炔基芳基叠氮和氢卤酸反应先合成3-氯吲哚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N-氯代丁二酰亚胺反应合成3,3-二氯-2-苯基-3H-吲哚。该合成方法简单高效、反应条件温和且产率高,以最高90%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
其他文献
前人研究表明GSK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蛋白家族在生物和非生物逆境应答的激素信号调控网络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迄今有关GSK3蛋白的研究仅限于该家族的部分成员,对大
本文为制备轻质电磁屏蔽碳材料,以聚氯乙烯(PVC)为碳源、金属镁粉(Mg)作为还原剂、二茂铁(Fc)为催化剂,辅以不同种类及不同含量的氯盐作为致孔剂,通过燃烧合成法制备碳泡沫,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工厂排放的含有机毒物废水呈现出多种化、高毒性的趋势,已经对污水处理厂现有的硝化和反硝化工艺产生冲击。其中酚类化合物废水是较为常见的工业废
一直以重要的生物调节反应剂被人们所熟知的植物多糖,不但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肿瘤患者有良好的治愈作用;而且还可减缓机体的苍老程度。如果将其与化疗药物共同使用,既可减轻
小麦赤霉病是几乎全世界各小麦产区都存在的一种重要病害,引起它的致病菌是一种复合菌,而禾谷镰刀菌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最主要的病原菌。染病的小麦籽粒不仅严重的减产,而且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结构不断调整,作为煤炭资源消耗大国,煤的清洁燃烧越来越得到重视。超细煤粉再燃以其清洁高效的特点被作为新型洁净煤燃烧技术而提出。所以超细煤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可再生能源储量面临枯竭,能源使用产生的次生污染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践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地热等清洁、可再生能
自Fleischmann和Van Duyne等人发现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SERS广泛应用于痕量检测、生物组织成像、催化反应监测等领域,成为了一种极其重要的分析技术。表面增强拉曼
背景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即人类疱疹病毒5型,是目前疱疹病毒科β亚科最常见的病毒之一,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人类是其唯一宿主,也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可致
[目 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预后因素,并分析卵巢肿瘤剥除术在早期卵巢交界性肿瘤中应用的临床结局及价值。[方 法]1.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