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变刚度膝关节的仿人机器腿设计与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zha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人机器人能模拟人类形态和运动特征,并且能代替人类完成很多工作,在服务业、工业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仿人机器人腿部的柔性仍存在不足,导致了机器人运动时存在冲击较大、难以适应各种复杂地形等问题,因此针对机器人腿部柔顺性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分析人体腿部的变刚度机理,将变刚度膝关节引入机器人腿中,使机器人下肢具备柔性。然后,分别从能量守恒和力矩相等的角度,建立含有变刚度膝关节的机器腿等效刚度模型,得出腿部等效刚度与膝关节刚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理论计算和ADAMS仿真两方面,验证等效刚度模型的正确性;之后,基于该等效刚度模型,建立机器人足底接触力模型,分析膝关节刚度的改变对机器腿着地时足底接触力的影响。其次,从总体上设计一种含变刚度膝关节的仿人机器腿结构。其中,主要进行仿生变刚度膝关节的设计,采用仿生四连杆机构与变刚度机构:从仿生学的角度,设计膝关节四连杆机构,并验证该机构的合理性;基于变刚度关节杠杆原理,建立变刚度关节的数学模型,并分析刚度的影响参数,进行参数设计,得出关节刚度值,之后进行位置电机与刚度电机的选型。然后,针对含变刚度膝关节的仿人机器腿,进行运动学建模和动力学建模,并进行机器腿的跟随仿真,分析当膝关节刚度不同时的机器人小腿跟随效果。接着,针对含变刚度膝关节的仿人机器腿,设计三种膝关节刚度策略,并基于ADAMS软件进行机器腿行走仿真,得出当膝关节为定刚度、变刚度与刚性时,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足底接触力,验证含变刚度膝关节的机器腿可以减小行走时的地面冲击和提高机器人稳定性。同时,对各重要零部件进行了静强度分析。最后,搭建了变刚度膝关节实验平台,进行关节刚度的测试实验和位置跟随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刚度进行对比,实验表明本文设计的膝关节可以实现变刚度,以及当刚度较大时关节可以实现较好的位置跟随。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所处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许多研究人员开始着重关注使用清洁能源工作的设备。水蒸气喷射泵作为最广泛使用的清洁制冷设备之一,在以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及较低的维护成本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的同时,又因较低的工作效率而被限制着其推广。因此提高水蒸气喷射泵的工作效率对于其应用推广以及建设生态文明都有着不凡的意义。而喷射器作为水蒸气喷射泵中的最
未知室内环境下移动机器人的自主探索是机器人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为了实现移动机器人在室内复杂环境下的自主探索,移动机器人必须具备环境的感知建模与定位、运动规划和自主决策。传感器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本课题以移动机器人平台为研究背景,开展自主探索方面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了集位姿估计、自主探索和自主避障方法为一体的机器人平台和软件系统,结合多传感器融合的信息,实时给出探索目标点、指导路径规划和避障。本
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度的重要参数,在生物医药、海洋监测以及污水处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pH值检测的方法多采用试纸比对以及电化学测量,这些方法存在检测精度低、测量电极体积大等缺点。此外,传统的光纤pH传感器多基于荧光标记,检测时间长、具有一定的污染性,且后续解调设备价格昂贵。因此,研制一种pH值检测精度高,并且对生物无害的传感器非常必要。pH敏感水凝胶是具有网状交联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当外界pH值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均是轻量化的重要材料选择。然而,镁合金的强度与刚度不高,往往难以作为主承力件使用,极大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的拓展。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增强体的设计,显著提高镁材料的力学性能,但也存在因粉体浸润与均匀分散难度大,难以熔铸制备,以及增强体材料成本高昂而限制了其在民用领域应用推广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采用熔盐浸润方法制备了纳米氧化
海洋观测的发展在本世纪初来到了以水下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化观测时代,水下滑翔机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观测型水下机器人,近些年来成为大时空、高密度海洋观测的首选。然而,传统水下滑翔机通常采用船基布放方式,多数情况下布放效率较低。因此,水下滑翔机若能具备多平台快速部署尤其是管式发射(空投、潜射等)能力,并结合其可自主移动观测的特点,将极大提高突发海域应急机动观测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水下柔性可折叠翼概
在复合材料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被广泛认可且应用于各领域的新型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耐高温、耐疲劳、热稳定性好,并且已广泛应用在船舶、建筑、车辆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存在大量通过该类型材料制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由于它们服役的环境越来越多样化,由此带来的振动及疲劳破坏问题越来越复杂和严峻,尤其是在热环境中最为常见。为了能够深入研究并抑制由振动引发的结
盲人对于出行的需求自古有之。随着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尤其是室外定位技术的发展,采用具有室外导航能力的移动机器人为盲人导盲成为可能。本文采用”路径示教与往返”的导盲策略;将集成RTK技术的GNSS模块应用于导盲领域,解决了室外高精度定位问题;采用路径示教的手段解决了获得全局路径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了国内外导盲辅具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室外导盲问题的关键技术和盲人对于导盲功能的需
折臂式高空作业车是机械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施工设备,具有作业效率高、安全性好、机动灵活、适用于狭窄场地等特点,应用前景较为广泛。高空作业车在作业时,会遇到诸如负载过大、地基塌陷、路面坑洼不平和作业坡脚过大等情况,致使作业车发生倾翻或者局部失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对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尤为重要。本文针对A45折臂式高空作业车,对其进行了整机抗倾覆稳定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展开作业稳定性及其主要
盾构机在施工的过程中,泥沙土石分布情况难以预测,导致刀盘磨损严重,一次施工需要多次换刀;人工换刀效率低,耗费时间久,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难以保障,所以拟采用换刀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自主换刀作业。而采用机器人换刀,精度就成为了主要的考虑点。因此本文主要是对换刀机器人样机进行运动精度分析。影响工业机器人运动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换刀机器人的零部件加工误差(如;杆长误差、轴径误差等)、为满足装配和实现旋转设
近来,随着人工智能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大量工业机器人应用于分拣系统,以机器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取代传统的人力模式,降低恶劣环境对人体的伤害且极大提高分拣任务的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然而2D图像缺乏3D几何信息,且受纹理、光线等影响明显,这导致视觉采集的图像比较模糊,整体质量不高。同时,传统的3D点云的视觉处理,步骤繁杂且计算复杂度高。虽然3D深度学习网络的出现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