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和电视剧出现在中国观众的视野里。作为重要文化载体的影视剧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为了使中国观众免受语言障碍的影响更好地欣赏影片,影视字幕的翻译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字幕翻译的研究水平还相对落后。为了丰富字幕翻译的研究,以及为字幕翻译提供更多的借鉴,作者选择了在这篇论文中对字幕翻译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了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其中包括文本类型理论,目的论以及翻译行为理论。翻译是一种基于原语文本的有意图的、人际间的以及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跨文化行为。因此,首先要进行原文文本分析,根据文本翻译理论,译者需要判断原文文本的类型。影视字幕属于语音文本,同时也兼顾了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诱导型文本的特点。其次,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从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来看,译者需要根据引进者的意图,向目的语接受者准确地传达原文本的信息。而每部影视剧的目的不同,这就决定了译者要选择不同的字幕翻译策略。最后,翻译是一种人际间的跨文化行为,从翻译行为理论来看,字幕翻译是涉及多方的一种活动,包括引进者,译者,原文作者以及译文接受者。影视剧的引进者在这里起着重要的作用,他的意图决定了译者在选择何种翻译策略以及如何进行翻译。把上述理论应用于《纸牌屋》的字幕翻译,本文依据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认为:该剧的引进者搜狐视频希望通过这部剧的引进,来获得流量并留住客户,并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简单地来说,《纸牌屋》的字幕翻译更趋向于商业性。这是引进者的目的,也是翻译的主旨。《纸牌屋》是一部政治题材的美剧,剧中会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背景知识。为了将美剧中的政治通过字幕翻译传达给中国观众,提高观众的接受度,进而吸引观众的眼球,译者采用了显性补偿、隐性补偿以及意译等翻译方法和策略,来保证翻译目的的实现,同时保证译文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