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17和2018年在扬州大学校外试验基地东海县石榴街道进行(34°35’N,118°45’E),以中熟中粳类型品种南粳2728和南粳505,迟熟中粳类型品种南粳9108、福粳1606、丰粳3227和武运粳80为试验材料。在淮北地区稻麦两熟种植条件下,通过设置7个播种期5月10日(S1)、5月17日(S2)、5月24日(S3)、5月31日(S4)、6月7日(S5)、6月14日(S6)、6月21日(S7),最终形成7种不同的温光处理(TL1、TL2、TL3、TL4、TL5、TL6、TL7),系统地研究了淮北地区温光对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光合物质生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阐明该地区粳稻优质高产形成对温光的需求,为该地区水稻生产的高效温光利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随着播期的推迟,2种生育类型水稻抽穗和成熟日期均推迟,播种至抽穗阶段和全生育期天数呈减少趋势。不同播期条件下,水稻生育进程改变,最终形成不同的温光处理。2种生育类型TL1至TL7抽穗至成熟阶段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显著降低;各生育阶段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显著降低;播种至抽穗阶段和全生育期累积日照时数和累积辐射量呈降低趋势。2017年2种生育类型TL1至TL7在播种至抽穗阶段日均日照时数呈降低趋势,抽穗至成熟阶段呈升高趋势,全生育期呈降低趋势;各生育阶段日均辐射量呈降低趋势。2018年2种生育类型TL1至TL7播种至抽穗阶段日均日照时数呈升高趋势,抽穗至成熟阶段日均日照时数呈降低趋势,全生育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播种至抽穗阶段日均辐射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抽穗至成熟阶段和全生育期日均辐射量呈降低趋势。(2)2种生育类型TL1至TL7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显著降低,中熟中粳类型品种减产2.88~3.02thm-2,迟熟中粳类型品种减产3.40~3.86thm-2,迟熟中粳减产幅度大于中熟中粳。2种生育类型水稻产量与播种至抽穗阶段日均温度、最低温度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极显著正相关,与日均日照时数、累积日照时数、日均辐射量和累积辐射量显著正相关,与抽穗至成熟阶段和全生育期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全生育期累积日照时数、日均辐射量和累积辐射量极显著正相关。中熟中粳拔节至抽穗阶段日均温度为26.0~26.8℃,有效积温大于1563℃,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为19.7~22.0℃,有效积温大于556℃,水稻能获得较高的产量。迟熟中粳播种至抽穗阶段日均温度为26.0~26.4℃,有效积温大于1713℃,抽穗至成熟阶段日均温度为18.9~20.6℃,有效积温大于514℃,水稻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为了保证淮北地区粳稻安全成熟,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应分别早于6月14日和5月31日播种;为了达到较高产量要求,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应分别早于5月27日和5月18日播种。(3)2种生育类型品种由TL1至TL7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茎蘖穗数均显著降低,成穗率显著降低。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重显著降低,经济系数显著降低,播种至抽穗阶段和抽穗至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抽穗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降低,各生育阶段光合势均显著降低。中熟中粳TL1至TL7播种至抽穗阶段群体生长率呈升高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抽穗至成熟阶段显著降低;迟熟中粳TL1至TL7播种至抽穗阶段群体生长率无明显变化规律,抽穗至成熟阶段群体生长率显著降低。中熟中粳TL1至TL7播种至抽穗阶段净同化率呈升高趋势,抽穗至成熟阶段净同化率显著降低;迟熟中粳TL1至TL7播种至抽穗阶段净同化率变化规律不显著,抽穗至成熟阶段净同化率显著降低。(4)3种类型粳稻由TL1至TL7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显著降低;中熟中粳软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降低;迟熟中粳软米和常规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先降后升趋势。中熟中粳软米TL1至TL7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胶稠度显著降低,2017年直链淀粉含量先降低后升高,2018年直链淀粉含量呈升高趋势;迟熟中粳软米和常规品种TL1至TL7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增加,胶稠度显著降低。3种类型品种TL1至TL7米饭的外观、黏度、平衡值和食味值显著降低,硬度显著升高。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阶段日均温度小于19.7℃,有效积温小于556℃,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阶段日均温度小于19.0℃,有效积温小于513℃时,迟熟中粳常规品种抽穗至成熟阶段日均温度小于18.9℃,有效积温小于515℃时,水稻外观品质相对较优。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阶段日均温度大于19.7℃,有效积温大于556℃,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阶段日均温度大于19.0℃,有效积温大于513℃,迟熟中粳常规品种抽穗至成熟阶段日均温度大于18.9℃时,水稻食味值较高。(5)为了保证水稻正常成熟,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类型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应不小于1917.3℃和2098.9℃。中熟中粳播种至抽穗阶段有效积温为1563~1653℃,抽穗至成熟阶段有效积温为556~667℃,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119~2297℃,水稻能获得高产。迟熟中粳播种至抽穗阶段有效积温为1713~1793℃,抽穗至成熟阶段有效积温为514~616℃,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28~2338℃,水稻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当中熟中粳抽穗至成熟阶段有效积温大于556℃,迟熟中粳抽穗至成熟阶段有效积温大于513℃时,能获得较高的食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