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然资源有效配置研究中,要政府还是要市场是伴随经济学成长的一个难解的结。古典经济学认为自然资源的配置问题可以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得到解决,庇古的外部性理论强调政府管理的庇古税方式,而科斯的“科斯市场”理论则强调市场的作用。实际上,如何把庇古为代表的政府管理理论与以科斯为代表的市场理论结合起来解决自然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问题,是近十几年来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 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个前沿焦点问题去展开研究,力求解决如何建立一种政府与市场“对接”的机制,才能使自然资源的配置达到最高效率这个经济学难题。国外理论研究的多数结论认为,解决自然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对接的问题,关键是政府应该放松规制和优化规制。本论文则从新的理论视角出发,把政府和企业均视为自然资源混合市场中的主体,从整体的混合市场角度研究自然资源的配置问题,即把自然资源市场视作公权市场与私权市场的结合体,政府是“混合市场之内”的一份子,而不是传统理论认为的政府是“市场之外”的管理者。为此,论文理论研究部分主要依据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自下而上研究自然资源混合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化的制度途径: 论文第二章首先阐述和介绍自然资源市场相关的基础理论,主要介绍庇古税理论、科斯定理和市场规制理论,后者包括公共利益理论、俘虏理论和现代市场规制理论,如寻租理论、可竞争性市场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规制理论等。论文第三章以前人理论研究为基础,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视角创新诠释了市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创新建立起自然资源混合市场理论,并解释其运行的内在经济机理。论文第四章展开研究自然资源混合市场有效运行的制度基础和制度环境,包括两部分:一是政府有效规制自然资源混合市场的制度安排,主要研讨自然资源公权市场及政府微观规制主体如何有效运行问题;二是企业(农户)有效交易自然资源产权的制度条件,主要研讨混合市场的特色运行主体——资源型国有企业与资源型自然垄断企业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与制度条件。论文第五章进一步研究自然资源混合市场制度优化问题,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然资源公共性、外部性和跨代性特征,导致自然资源市场失灵的经济机理,各种治理措施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以及混合市场优化的制度安排与制度途径;第二部分在此基础上研究各国自然资源市场混合化发展的形态,政府、企业(农户)进入自然资源混合市场的深度及其最优均衡的制度安排。 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还注重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需要。理论上,近年来我国自然资浙江大学}奔十学位论文自然资源混合市场机制及其优化研究源优化配置研究很多都集中在产权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和激励性的经济规制手段方面,强调政府与市场结合,但其内在的经济机理是什么?该如何结合?还没有学者从理论上研究解决这一难题。论文在理论研究部分探讨了这些问题,在应用研究部分具体研究其解决方法。实践上,我国是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同时又是自然资源使用效率较低的国家,目前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起飞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自然资源供需紧张的状态将长期存在,这极需要在自然资源配置制度上进行创新,而制度创新的核心是我国至今还依然保持强大“计划”惯性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如何引入市场机制以建立起政府一市场一企业良好衔接的“混合市场”制度。论文应用研究部分力求应用理论研究部分的研究成果来具体解答这个难题: 论文应用研究部分包括两章内容。第六章选择二个代表性的自然资源市场改革案例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与理论验证:通过对江西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政府、企业(农户)的产权冲突及其解决的混合市场途径:通过都阳湖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机制演变的调查与分析,来作为自然资源混合市场机制理论的一个历史数据及实践经验实证。第七章具体研究中国自然资源混合市场建设的制度路径,首先研究自然资源市场运行主体制度优化,包括政府规制自然资源市场的微观规制主体制度优化,资源型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农户产权安排优化和交易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我国自然资源混合市场建设的具体制度路径。 论文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自然资源是典型的同时具有公共品和私人品特征的混合品,其有效配置需要一个公共产权与私有产权良好衔接的混合市场,这个混合市场不是简单的政府与市场的联合,而是有其自身运行规律的“中间体”市场,包含着一种混合市场制度,即需要政府界入规制和政府微观规制主体能够有效运行,同时具有混合形态的资源型国有企业和资源型自然垄断企业具备竞争压力和市场效率。这种混合市场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是公权市场和私权市场有效率,在此基础上,还应合理安排公权市场与私权市场在混合市场中的比例和采取两者有效配合的制度安排,以达到避免自然资源因公共性、外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