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华裔作家谭恩美,是美国华裔文坛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长篇小说几乎都成为美国畅销书,她的作品常常能以一种神秘的力量触动读者的内心世界,这种神秘的力量关乎谭恩美的外婆、母亲以及古老的中国。本文试从“叙事伦理”的角度来探讨谭恩美的三篇长篇小说:《喜福会》[1]、《灶君娘娘》[2]以及《接骨师的女儿》[3],以期通过对谭恩美小说文本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双重观照,探索出作者和文本的互动关系,深入挖掘谭恩美的小说世界和现实生活统一的精神内涵——探寻生命的平衡。本文对谭恩美的三部长篇小说进行不同侧重点的探讨,论文总体分为三个部分:绪论、主体和结语。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写作意义,其次,对国内外关于谭恩美及其作品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针对学术界的总体研究现状和趋势,总结出研究显示出来的特点。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求能更加清晰地展现本文的整体思考和布局。主体部分包括三章。第一章的研究对象是《喜福会》,重点分析谭恩美小说的基本关系——母女关系。谭恩美在小说中主要运用局限性第一人称叙事、双重聚焦、预叙等叙事策略讲述四对母女的感情纠葛,笔者分别从母女的冲突、母女的和解以及谭母(谭恩美的母亲,以下简称谭母)“爱”的变奏三个方面来透视小说文本和谭恩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灶君娘娘》。笔者从中国旧式家庭和美国“新”家庭两个大方面来分析文本,主要意图是从文本中找出关于夫妻关系的伦理体现。由夫妻关系延伸出来的家庭关系非常具有对比性地体现了中国旧社会的封建婚姻与美国社会的自由婚姻的差别,以及女性的地位差别。谭恩美的母亲和谭恩美的现实婚姻生活与小说形成了一定的反差,更加反衬出谭恩美现实生活的理想。第三章的研究对象是《接骨师的女儿》。笔者借由“失智症”这件事,通过文本细读来找出女儿和母亲对于历史记忆的处理,母亲希望忘记苦难的历史,但却一直放不下,女儿希望了解母亲的历史,却又有些力不从心。谭恩美的母亲同样得了“失智症”,她把发生在母亲身上的事情书写出来,从而帮助自己和母亲走出阴霾的过去。笔者在结论部分全文进行提要总结,重申谭恩美通过小说想要表达的内涵,以及现实中作家身份对谭恩美的切实影响。谭恩美无论在小说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在寻找一种平衡,只有达到自我的平衡、家庭的平衡以及社会的平衡,才能更好地生活在多元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