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鱼内脏和鲍鱼肌肉中均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而这些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本研究利用蛋白酶酶解结合乙醇分级沉淀的方法分别从鲍鱼内脏和鲍鱼肌肉中提取了鲍鱼内脏粗多糖(AVP)和鲍鱼肌肉粗多糖(AMP),并对两种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然后对鲍鱼肌肉多糖的一级结构进行了探究,最后考察了AVP和AM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首先,本研究利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对AVP和AMP进行了分离,并对各多糖组分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化学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AVP中的多糖、蛋白、糖醛酸和硫酸基的含量分别为:58.6%,8.3%,15.0%和13.3%。AVP经DEAE-52柱层析分离后得到了AVP-1,AVP-2和AVP-3三个多糖组分,对应的得率分别为:5.1%,27.4%和16.1%。单糖分析的结果表明AVP中的半乳糖含量达到了47.4%,经分离后,AVP-2和AVP-3两个主要组分中的半乳糖含量分别上升到了69.2%和64.2%。另一方面,AMP中的多糖、蛋白、糖醛酸和硫酸基的含量分别为:83.9%,3.6%,3.5%,4.5%。AMP经DEAE-52柱层析分离后也得到了三个多糖组分,AMP-1,AMP-2和AMP-3相对于AMP的得率分别为63.0%,8.6%和6.1%。单糖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AMP主要由葡萄糖组成(92.6%),经分离后,葡萄糖在AMP-1中的含量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但AMP-2和AMP-3中的葡萄糖含量有所降低,半乳糖含量增加。根据单糖分析、紫外及红外光谱的结果可以看出,AVP-1和AMP-1属于中性多糖,其它组分为酸性多糖,AVP主要由酸性多糖组成,而AMP主要由中性糖组成。另外,从鲍鱼内脏和鲍鱼肌肉中分离得到的两种中性糖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接着,为了进一步了解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的关系,本研究将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且单糖组成单一的AMP-1进行结构解析。AMP-1经Sephadex G-25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后,获得的均一多糖(AMPP)的分子量为3.2 kDa,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和甘露糖,对应的比例为99.7:0.3。甲基化的结果表明AMPP主要由→4)-α-D-Glcp-(1→,→4,6)-α-D-Glcp-(1→,→6)-α-D-Glcp-(1→和α-D-Glcp-(1→四种糖残基组成,对应的比例为:52.44:17.74:7.24:22.58。根据傅里叶红外光谱、甲基化以及1D(1H-NMR和13C-NMR)和2D(COSY,HSQC,HMBC和ROESY)核磁共振的分析结果,AMPP主要是由1→4糖苷键和1个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葡聚糖。在一个重复单元的主链上包含8个1→4糖苷键和1个1→6糖苷键,3条侧链通过1→6糖苷键与主链上的相连。最后,考察了AVP和AM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VP和AMP均能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且具有剂量相关性。除此之外,AVP和AMP还能抑制由LPS诱导的细胞的吞噬活性。AVP还可以通过下调iNOs的活力来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的NO的释放,且具有剂量相关性,但AMP对iNOs的活力及NO的分泌量均无明显影响。另外,AVP和AM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TNF-α的分泌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AVP浓度的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TNF-α的分泌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最佳的抑制浓度分别为:500μg/m L和250μg/mL。随着AMP浓度的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TNF-α的分泌水平均逐渐升高。与AMP相比,AVP表现出了更好的抗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