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家形象是国内公众及国外公众对一国的总体认知与评价,作为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国家形象不仅对综合国力构成重要影响,也间接指导了对外关系的发展和调整,是国家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二战结束以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极为重视国家形象的定位和重塑,逐渐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由国家层面制订规划并保障实施。结合对国内外形势的认知和判断,日本不断调整各个时期国家形象的建设策略,除了构成国家形象的范畴要素不断扩展之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形象是国内公众及国外公众对一国的总体认知与评价,作为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国家形象不仅对综合国力构成重要影响,也间接指导了对外关系的发展和调整,是国家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二战结束以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极为重视国家形象的定位和重塑,逐渐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由国家层面制订规划并保障实施。结合对国内外形势的认知和判断,日本不断调整各个时期国家形象的建设策略,除了构成国家形象的范畴要素不断扩展之外,具体塑造路径也更为主动。20世纪60年代当经济步入高速增长通道,日本的国家形象已经实现质的飞跃。即便是在进入新世纪,遭遇了长期经济低迷的“失去的20年”,日本的国家形象排名也始终高居世界前列,成功实现从战败国到“文明国家”的形象转变。战后日本的崛起,构成一条特别值得重视和思考的历史脉络。包括国家形象成功转变在内的发展历程,离不开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这其中设计的参与作用与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地区性及民族性思考为对象的意义层面,设计与人类文化学可以说是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一方面有关“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建设需求,如同一条贯穿于战后设计史的“暗线”,潜移默化中推动战后日本设计的发展和走向;另一方面,设计演进过程中经历的诸如黎明期、高速成长、门类衍生、典范转换、多样性尝试,甚至以人为本的目标设定等等不同阶段的特点,也能一一在国家形象构建的不同时期找到呼应点。本文研究以日本战后国家形象的演变与构建为视角,反观战后日本设计的发展历史。其间,综合考量在国家形象建设中,政府、民间和商业层面将设计作为建设手段,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引导和利用之情形,将设计实践的行动、目标及结果,纳入到国家形象构建这一系统中再做审视。论述还会针对设计发展的历史片段和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进行重新解读,旨在丰富有关设计的功能、作用与意义方面的整体认知,从而最终实现对于设计社会价值的评估和认定。文章认为:战后国家形象的建设与发展,与日本设计的起步和进步有着密切关联并不断互动。一方面国家形象的认知、定位与具体构筑,从根本上决定了包括设计在内的文化软实力的起伏与演变;另一方面,设计作为时代的“缩影”和建设的有力手段,有效衡量并验证了日本国家形象塑造的成功经验和未来战略构想。虽然相较由国家层面进行的研究开发,在视觉传达领域,日本的方式更多倾向于在民间实施简单的调配进而引导。但综合前文所述,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语境下软实力博弈日趋激烈的今天,这一对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互动关系亦形成为一个“共谋”,通过国家形象的提振激发国内的自我肯定和国际上的国家认同。其中除了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方法、经验之外,而国家身份的恢复与形象的重启背后,民族主义标志的复兴,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警惕。需要强调的是,本文的研究的目的并非在于还原一段历史原貌,或者探讨国与国之间在战争记忆与历史重构问题上的争议,而是将设计视为时代的“缩影”和建设手段,反观战后日本国家形象塑造的策略、经验,以及未来的走向。希望以此开启对包括国家形象在内的日本战后复兴问题研究的新维度,成为传统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的一次有益补充。
其他文献
目的:以脑卒中为首的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通过预处理手段增强脑损伤耐受性已经成为该类疾病的基础研究热点,但低氧预处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为解决为期10天的较短时间内,海拔5000米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刺激对正常大鼠的影响,低压低氧预处理对梗死大鼠模型是否存在神经保护作用,间断预处理与持续预处理对梗死模型的影响是否相同,哪种预处理方式更优等一系列问题,探索
利用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建立人工草地或改良天然退化草地是促进黄河源区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措施之一。但采用多年生禾草建植的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利用2-4年后因自然演替及人为管理不当等原因而出现退化,杂草滋生蔓延,助推了人工和改良草地的进一步退化,给高寒地区退化草地治理和持续利用带来严峻的挑战。本研究以高寒人工草地常见杂草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在古代,“放逐”有着丰富内涵,涉及政治、文学、艺术等多个层面。而作为一种特殊经历,放逐为文艺创作提供灵感,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也建立起一套审美观念和术语。“放逐”意象并非只有真正获罪服刑之人才能运用,与之相关的作品可能出自真正的流放者,也可能是贬谪官员、漂泊江湖的失意文人……不论是否真的有过相关经历,这些作者都将自己视为放逐者,以成为这套放逐文学体系中的一员,从而获得情感共鸣,以此为基础的文艺意象
纵观北魏石刻书法的发展,佛教石刻书法、元氏墓志以及道教石刻书法无疑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文化景象。然而三者与儒释道三教的紧密联系,使对它们的研究无法单纯地依靠传统研究的方法进行。因此,本文将以北魏的社会、政治、文化为背景,运用思想史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三教视野下的北魏石刻书法展开全面且深入的研究。佛教石刻书法源于北凉,是北凉统治者发展佛教政治的结果,而以佛治国的原因正在于佛教能为胡族政权提供其亟需的统
在北宋至元代的四百余年间,龙泉青瓷装饰工艺有着鲜明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工艺演变特点。本文基于相关历史文献、近期考古成果、科学检测数据,运用田野调研、样本比较、图像分析、实验实证等方法,归纳总结宋元时期龙泉青瓷装饰工艺的时代特征,深入剖析引发演变的核心工艺技术原因及相关社会成因。从装饰工艺的历史演化上看:北宋时期为龙泉青瓷发展的初创阶段,装饰工艺以质朴简约的平面刻划花为主;南宋时期为龙泉青瓷发展的鼎盛阶
艺术家陈界仁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高度自反的思考与行动,以影像、文本、演说、行动等多种路径,建立了一个有别于当下艺术世界一般意义上“社会性艺术”“政治艺术”的整体艺术生产系统,并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与长期关注的劳工、失业者、临时工、外籍配偶等所谓的“边缘人物”连结为一个自救与互助的“临时异构式群体”,为当代艺术生产提供了另种想象与可能性。作为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陈界仁的创作与思想还未被全面梳理过。同
实际的机械振动系统往往比较复杂并且是非线性的,所以为了更好地分析、计算和控制,经常需要对实际的系统进行简化和抽象。双质量弹簧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机械振动系统,且是最简单的多自由度系统,包含一个刚性模态和一个柔性模态,且柔性模态频率随质量块和弹簧系数的变化而改变。该系统一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系统振荡频率又与控制器的带宽很接近,因此很难处理。另外双质量弹簧系统基准问题既可以看成一个抗扰动问题,也可以
现代设计经历的以制造为核心,以销售为核心,以用户为核心的三次观念迭代中,“设计”持续不断地在价值创造之路上解决实践难题,探寻创新机遇。在数字时代,以设计主导驱动的商业创新、社会创新,也常被视为是创造新的市场,产生新的价值的重要途径。设计的核心是创新,营商的本意则是让运营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新时代,以价值共创为目标,设计与营商被紧密地连结在了一起。本文界定了“设计营商”的学术概念,本文中的“设计营
在漫长的时间里,那些创造了绝美彩塑的山西民间工匠在美术史和工艺史的研究却大多缺席。山西传统彩塑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但关于传统彩塑的创作主体,即那些彩塑工匠们的生产和生活则研究甚少,这不能不说是历史记载的缺憾。本研究集中在1979年以来的山西晋中彩塑工匠身上。这是一个特别的时期,一方面他们重启和延续了传统工匠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又让他们面临着新的情境和新的问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