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现场信息远程传输与共享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化的结构、智能化的现场设备和现场化的控制功能是现代工业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DCS、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系统都体现了控制系统网络化、集成化、分布化、节点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太网和TCP/IP协议己成为世界范围内网络通讯的事实标准,基于TCP/IP协议的以太网网络可以满足控制系统各个层次的需求,以太网通讯网络开始被应用到工业控制领域。与此同时,随着制造工艺的进步和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智能控制芯片和智能传感器的成本越来越低,功能却越来越强大,使嵌入式微控制器与Internet连接的费用降低到完全可以接受的程度。因此,基于嵌入式Internet的控制网络在不久的未来必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以太网应用到工业控制领域中是新一代控制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以嵌入式控制系统和以太网网络互连为对象,对基于Internet的现场总线数据共享和传输进行研究,探讨数据流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在此基础上给出工业化的现场总线上网方案。这种简单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工业现场通用控制性能要求,达到现场信息网络内共享的目的,在TCP/IP协议与现场总线协议之间对现场控制信息进行互相转换,以满足远程浏览和操作的要求。本文所给出的现场总线网关有如下主要特点:在现场总线服务器内部封装TCP/IP协议族、DeviceNet协议、CAN协议等,应用时通过串口设置网关工作参数,能够将现场总线的数据在局域网中传输,在局域网内实现现场信息传输和远程共享控制。给出的简单解决方案包括现场总线服务器单元、CAN节点单元、PC机端数据监控服务器。硬件系统已经完成,以I/O开关输出和模拟信号输出模拟现场设备的控制要求,经过测试,数据传输延时时间小于20ms,紧急状态查询和应答的时间间隔少于5ms,能够满足工业现场控制的一般要求。
其他文献
光学综合孔径图像重构技术是一门新兴的高科技技术,是在高精度的光程补偿、光束平行性测控、条纹探测与信息提取、微位移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与图像处理的基础上发
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对企业业务数据进行计算机管理的应用系统,它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一体,与先进的企业管理体制相结合,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层次,在企业内部使商
近年来,随着钢铁工业的竞争的加剧,降低能耗,提高产量和质量成为球团厂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球团生产自动化系统中,调度数据库服务器中就保留了大量的生产数据,合理有效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占全球75﹪面积的海洋将是这个世纪,也是未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海洋,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V)将是未来海洋
USB技术以其即插即用、多种传输模式和传输速度快等特点,在嵌入式USB设备中得到广泛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嵌入式领域不仅对USB设备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对USB主机功能的需求也越来
Internet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二十年内从大学实验室和科研机构走向千家万户,并迅速膨胀成为全球性的网际网络,在技术上应该归功于其以IP为中心的通用互联能力;而TCP/IP协议簇
现代工业过程多以多变量模型表述,其中尤其多见于石油化工等复杂过程。由于此类复杂过程控制要求的特殊性,如超调量限制、调节速度、控制精度等要求,时滞环节必须作为一项重
作者参加了Top变电站组态软件的研制,独立承担了软件的总体设计、一些重要功能的实现和现场调试.该系统已成功用于嘉和苑小区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该论文.该
本文首先介绍了馈线装置的概念、发展历史及总体结构,对系统的构成方式和网络结构做了详细的介绍,讨论了国内外馈线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外现有FTU产品的研究和对
回转窑煅烧石油焦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影响煅烧条件的因素很多,存在强耦合、非线性和大时滞特性,无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难以通过常规控制方法实现过程稳定化控制。据此,将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