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遗民的文学及学术一直是明清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文学上,明遗民诗歌研究已经非常充分,而对明遗民散文的研究则比较薄弱,除某些散文大家如钱谦益、张岱、魏禧等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外,更多遗民的散文作品仍未得到同样的重视,明遗民的散文研究还处于比较零散的阶段。冒襄是遗民中较有影响的一员,他散文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然而其散文除《影梅庵忆语》之外尚未得到学界的关注,学界对冒襄散文研究力度不够,对他的散文也没有整体性的研究。冒襄一生经历了明朝的灭亡以及清朝统治建立巩固阶段,实际上,若以冒襄为线索考察明末清初的散文发展,可以清楚看到该时期的散文创作状况及其在明末清初散文史上占据的重要地位。本文以冒襄的散文为研究对象,以《朴巢文选》、《巢民文集》、《同人集》为主要文献资料,并参考了《冒巢民先生年谱》和《如皋县志》,力求全面地展示出冒襄的散文创作情况。按内在研究思路,除绪论、结语外,将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冒襄散文创作的背景,第一节首先从明末三教合一的思想背景出发探讨儒、释、道给冒襄散文带来的重要影响。第二节则介绍家族因素在冒襄散文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节说明冒襄所处的特殊时期即明末清初的社会状况,对冒襄散文创作的环境作出分析。第二章研究冒襄的散文内容,其散文具体的描述对象分为探幽取胜、赏今鉴古、人伦情深、忧时济世和诗文评点五个部分。主要探究冒襄的山水园林散文,文物器具、字画赏玩之作,描写情谊深笃,时局评论、济世救人以及山水诗文点评的作品。力图对冒襄的散文作出整体的探究。第三章主要分析冒襄散文的特点,主要从真情实感的畸形凸显和雅的偏执与奇的追求进行分析,论述冒襄散文集性灵众家之所长,所创造出的独特风格。第四章探讨冒襄散文的历史定位和影响,指出冒襄在明末清初性灵一派中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挖掘冒襄的散文及其创作活动对明末清初的散文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