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低氧下甘肃鼢鼠心脏抗氧化酶及ATP酶活性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vpn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鼢鼠(Myspalax cansus)是我国黄土高原特有地下鼠,终生营严格地下洞穴生活,生活环境是典型的低氧、高二氧化碳。为适应地下低氧环境,其结构和功能都出现了很多特化特征,在各层次上发展出良好的低氧适应机制。本研究以甘肃鼢鼠和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别对甘肃鼢鼠、SD大鼠进行急性低氧应激,分析比较两种动物心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的变化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旨在探讨甘肃鼢鼠心肌低氧适应进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鼢鼠与SD大鼠相比,心脏SOD活性均高于SD大鼠,雌性甘肃鼢鼠组与雌性SD大鼠组在低氧2小时后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低氧4、6、8小时后,SOD活性有显著差异(0.01<P<0.05);雄性组各时程低氧都有极显著差异(P<0.01)。甘肃鼢鼠SOD活性呈极显著上升,高水平活性维持8小时;SD大鼠上升趋势不明显,在6小时出现SOD活性的峰值,在8小时左右出现缺氧性死亡。2.甘肃鼢鼠与SD大鼠相比,低氧应激4小时前,甘肃鼢鼠CAT活性低于SD大鼠,4小时后,甘肃鼢鼠CAT活性高于SD大鼠,雌性甘肃鼢鼠组与雌性SD大鼠组相比,只在4小时后出现显著性差异(0.01<P<0.05);而雄性甘肃鼢鼠组与雄性SD大鼠组只在4小时组出现显著性差异(0.01<P<0.05),其它应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低氧应激4小时左右甘肃鼢鼠才启动CAT来清除体内过多的过氧化氢,CAT不是甘肃鼢鼠对抗自由基损伤的主要手段。3.常氧状态下,甘肃鼢鼠体内GR活性极显著高于SD大鼠(P<0.01),不同时程低氧应激后,甘肃鼢鼠GR活性均高于SD大鼠,并且甘肃鼢鼠GR活性在0-2小时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说明甘肃鼢鼠可能将还原型谷胱甘肽作为其体内的主要抗氧化剂来清除体内急性低氧所产生的自由基,还原型谷胱甘肽和SOD是甘肃鼢鼠应对氧自由基主要手段。4.甘肃鼢鼠MDA含量在不同时程低氧应激后变化不明显,与常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性SD大鼠MDA含量极显著上升,与常氧比,各时程低氧应激都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雄性SD大鼠MDA含量上升,在6小时后与常氧比出现显著性差异(0.01<P<0.05)。说明低氧对SD大鼠造成严重心肌损伤,而对甘肃鼢鼠没有造成影响其生存的损伤。5.甘肃鼢鼠Ca2+-ATP酶活性高于SD大鼠,不同时程低氧应激后,SD大鼠Ca2+-ATP酶活性呈波动趋势,与常氧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甘肃鼢鼠Ca2+-ATP酶活性2小时应激组呈显著上升,高活性可维持2-3小时,保证甘肃鼢鼠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避免心肌纤维的损伤。6.甘肃鼢鼠Na+,K+-ATP酶活性高于SD大鼠,不同时程低氧应激后,SD大鼠Na+.K+-ATP酶活性呈波动趋势,与常氧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性甘肃鼢鼠Na+,K+-ATP酶活性在应激2小时组和4小时组显著上升(0.01<P<0.05),雄性甘肃鼢鼠呈极显著上升(P<0.01)。这样,在低氧应激初期,甘肃鼢鼠胞内外Na+,K+浓度维持在合理水平,避免心肌电活动失常,心功能紊乱,造成心率衰竭。总之,对甘肃鼢鼠在低氧状态下心脏抗氧化酶系及多种ATP酶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鼢鼠主要通过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来清除由于低氧所产生的多余自由基;低氧状态下甘肃鼢鼠心肌Ca2+-ATP酶、Na+,K+-ATP酶活性的增高也保证了其心电活动正常,心率稳定,心脏活动处于良好状态。以上说明甘肃鼢鼠在长期低氧环境下,机体已经从个体、组织和细胞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应答反应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从而减轻低氧对心脏的损伤,达到适应低氧的目的。
其他文献
算子代数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它与量子力学,线性系统,非交换几何,控制理论,数论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数学分支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和渗透,伴随着它在其他学科的应用,这一理论已成为现代数学的一个热门分支.为了进一步探讨算子代数的结构,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已经对算子代数上的映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不断提出新思路.例如Jordan映射,零点广义可导映射,高阶导子,高阶Jordan
本文,首先介绍了Banach空间中的XdBessel列、Xd框架、Xd—Bessel列、Xd-框架、p阶框架的概念,其次,给出了Xd Bessel列Xd—Bessel列的等价刻画,并系统地研究了Xd Bessel列和Xd—Bessel列的性质.接着,探讨了Xd框架和Xd-框架的存在性,并运用算子理论的方法研究了Xd框架的扰动.最后,对p阶框架的超出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四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自从Zadeh于1965年在Information and Control上发表了著名论文"Fuzzy sets",模糊集理论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具体领域,比如:模式识别、决策、信息融合、医疗诊断、优化控制,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模糊集理论有着更广泛的应用,人们随后提出了模糊集的各种推广.其中,Atanassov提出了直觉模糊集.它的主要特征是给每个元素设定了隶属度和非隶属度
θ-开集和δ-开集是特殊的开集.本文以此为基础,引入θ-空间、δ-空间、弱θ-连续映射、θ-连续映射、强θ-连续映射、弱δ-连续映射、δ-连续映射、强δ-连续映射等概念并讨论它们的一些相关结果.证明有关θ-开集和δ-开集的一些范畴性质.另外,给出无底闭包空间、代数闭包空间及推理闭包空间的定义.证明有关它们的一些范畴性质.论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预备知识.主要介绍本文所涉及的θ-开集、δ-开
逻辑代数是各种逻辑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逻辑问题.目前已有多种成熟的逻辑系统建立.王国俊教授以(?)*-Lindenbaum代数为背景建立了R0代数.R0代数一经建立便受到众多学者关注,其中一个焦点就是R0代数的结构.要研究一个代数系统的结构,很自然的一个出发点就是从该代数中的元素着手,已有众多成果产生:韩诚、吴恒洋利用真布尔元、中点、R0代数的根等概念集中探索了非全序R0代
目前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结合已成为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生物学研究结构与功能,物理学研究结构与性质。细胞是生命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细胞膜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必须组分。正确认识生物膜的构形与功能,不仅对揭示生命活动的奥秘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解决医学、农业以及工业上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人们得以观察到细胞膜的微观结构,提出细胞膜由磷脂双亲分子及其内外
视觉系统在动物通讯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适应进化机制一直是动物行为学研究的焦点。生活在特殊环境中的动物,其视觉系统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显著差异更是引人注目。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由于终年生活在地下黑暗的洞道,生活的空间格局对其视觉系统的结构、生理机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长期的适应进化,其视觉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眼变小,视觉退化。研究表明,甘
三角涡虫(Dujesia japonica)是扁形动物门涡虫纲动物,因具有形态学的可塑性及独特的再生能力成为再生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模式动物。近年来,涡虫研究进入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领域,这些研究有助于从基因组水平上揭示后生动物进化、发育和再生的共同机制。本论文应用Clontech公司CreatorTM SMARTTM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
按蚊亚属(Subgenus Anopheles)隶属于蚊科(Culicidae),按蚊亚科(Anophelinae),按蚊属(Genus Anopheles),我国目前已记录有8个种团36种。本研究广泛收集我国按蚊亚属的蚊种,单蚊抽提基因组DNA,扩增和测定mtDNA-COⅡ、mtDNA-COⅠ、rDNA-28S-D3和rDNA-ITS2序列,应用Bioedit V5.0.9、ClustalX1.
extradenticle(exd)基因最初是作为Hox基因的辅因子在果蝇突变体中被发现的,它编码的蛋白属于PBC蛋白家族成员。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xtradenticle有着更为广泛的生理作用,比如,它在节肢动物的附肢发育及昆虫的背板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