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pd14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纤维环针刺法诱导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并通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测分析,验证针刺诱导退变是一种缓慢进展、可重复性好的大鼠腰椎间盘退变,再现椎间盘退变过程的客观发展规律,为研究椎间盘退变提供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使其适用于研究椎问盘退变的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并可用于检验治疗椎间盘退变新方法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雌性健康Wistar大鼠100只,每只大鼠行脊柱侧位X片,确定入选的大鼠无脊柱方面疾病。随机抽取20只大鼠处死取出L4-5,L5-6椎间盘水平切开,测量纤维环及前纵韧带的厚度,二者之和为穿刺深度。剩余80只大鼠动物作为模型组,对每只大鼠L5-6椎间盘用21G穿刺针实施纤维环全层针刺1针,旋转360°,停留15 s后拔出。暴露每只大鼠的L4-5椎间盘但不穿刺作为对照。穿刺完成后逐层缝合,关闭切口。将术后80只大鼠随机分为2,4,8,12周4个模型组,每组20只,分笼饲养。术后2,4,8,12周分别拍X片后将动物处死取材。测算术前术后L4-5,L5-6椎间盘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DHI)及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比(%DHI=术后DHI/术前DHI×100),取LA-5,L5-6椎间盘组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实验。 结果:(1)影像学分析显示,术后第2周到第12周,X线可见实验组椎间隙变窄,%DHI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段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软骨终板和椎体边缘骨质密度增高。(2)病理学检测显示,HE染色可见对照组髓核组织中髓核形态规则,与纤维环界线清晰,髓核细胞较多,纤维环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致密;实验组髓核裂隙形成,胶原排列紊乱,髓核细胞数量不断减少;随时间增长,类软骨细胞数量减少,髓核组织逐渐纤维化,纤维环逐渐分层紊乱、扭曲、断裂。各时间段椎间盘病理组织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化观察到髓核中Ⅱ型胶原表达较对照组逐渐减少(P<0.05),而Ⅰ型胶原表达较对照组逐渐增多(P<0.05)。 结论:(1)本实验通过影像学分析和组织病理学检测证实了大鼠腰椎间盘退变的基本特征;(2)纤维环全层穿刺法可以诱导大鼠腰椎间盘缓慢退变,基本再现椎间盘退变病变发展客观规律,而且模型制作简单,重复性好,是研究椎间盘退变病因学、病理生理学等理想的动物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与背景无张力性尿道中段吊带术是临床上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emale stress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主要方法之一。1996年Ulmsten及其研究人员首次应用无张力经阴道尿
目的:中国每年新增约90万出生缺陷新生儿,其中耳聋位居出生缺陷首位;约半数耳聋属于遗传性耳聋,以其高发病率、低治愈率造成患儿心理、社会交往能力发育障碍,给家庭、社会带
目的:观察和分析体检人群中不明原因的角膜后基质层混浊的临床表现及共焦显微镜形态学特征。对象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11月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排除角膜接触镜佩戴史
目的: 通过监测老年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肌钙蛋白I及心电图ST段动态变化,评价老年冠心病病人围手术期的心肌损伤和心肌缺血的情况。 方法: 选择术前已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