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商用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宅商用,口语中常常称为“住改商”,是指将住宅用途的房屋改作商业用房或办公用房等经营性用房的行为。近年来,关于住宅商用的争议不断升温,国家的立法者也对此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物权法》第七十七条首次对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这一社会问题做出了回应。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并施行了《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细化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意见。
  文章首先论述了住宅商用涉及的几个关键概念,明确了基本研究范畴,简单介绍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代表国家和地区对于住宅商用的基本态度和法律调整模式,并对照我国的法律制度作出简要评价。之后,主要从理论和实务两个角度对住宅商用问题进行探讨。在理论部分,论述了住宅商用主要应当受到相邻权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两项法律制度的调整,在处理住宅商用问题时还需要考虑不同类型住宅商用下的利益位阶,进行利益衡量。实务部分的讨论也是文章的重点,对于住宅商用的限定标准、居家经营行为、出租房屋经营、利用保障性住房进行经营、将住宅包装为商住混合房屋出售等现实问题逐一进行了评析。目前我国住宅商用法律规制体系形式上比较完备,但在实践中收效甚微,这种一刀切的调整模式并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情况,而且在实务操作中有许多问题尚未明确,如已取得执照的住宅商用处理、业主与实际使用人意见不一、利害关系业主同意的表达形式、利害关系业主同意的取得方式、业主意见变化对于住宅商用的影响等。通过实务分析,进一步从相邻关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工商行政管理、业主自治四个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住宅商用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议。由于住宅商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很难单纯依靠司法途径解决,文章最后还对住宅商用的综合治理做了评述和展望。
其他文献
古往今来,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基础性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而涉农企业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在农业的发展路途上,国内外政府部门都不约而同地提供非常多的支持。但是,农业本身的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与金融机构规避风险、追求利润的出发点不符,导致金融机构不愿意为涉农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因此,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既需要对农业金融结构及金融服务方式进行实践上革新,也需要提供科学的前瞻性的农业指导规划。近年来,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出现在农业金融服务的视野中,试图改变涉农企业融资困境,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
自新千年以来,随着次贷危机和国际主权债务危机等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加之英国脱欧以及近年来中美两国贸易利益摩擦的不断激化和升级,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不断上升,市场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在这一背景下,黄金作为能够给传统的证券投资组合带来显著的多样化收益,从而规避证券市场上的风险的资产,重新回到了学术界和业界的视野当中,其地位日益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其黄金市场在整个世界黄金市场中的地位近年来不断攀升,使得中国黄金市场的市场效率问题受到政策制定者和各国投资者极大的关注。因此,有必要研究中国黄金市场的动态市场效率
近年来,非金融企业打破原有的实体经营范围,将大量资金配置到委托贷款业务,该现象引起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但之前学者们关于委托贷款的研究,大多基于放贷价格视角,鲜有考察企业资本配置决策主体——管理者在委托贷款业务中的作用。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管理者较为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特征,会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显著影响。通常,管理者过度自信会高估投资项目收益而低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倾向于采取投资扩张活动,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值得我们思考,非金融企业将大量资金配置到委托贷款业务,这一投资决策背后是否也会受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
近些年来,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的关键时期。想要成功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换经济增长模式,国民经济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整个社会生产的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社会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因此国家也在企业的科技创新问题上越来越重视,并且在证券市场上推出了科创版用来促进相关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而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作为企业的一种投资活动,近段时间在公司金融领域的研究中也逐渐兴起。
  为了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企业在近年来纷纷加大了对于科技创新
并购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跨行业并购的热潮,然而业绩承诺难以实现、业务转型与整合中问题频现,使得跨行业并购的机会与风险引发了理论界广泛的争论。协同效应是企业跨行业并购的主要动机,也是衡量并购效果的主要手段。然而,国内外学者对于跨行业并购能否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一直存在着争议。主流观点认为,相比于同业并购,大举实施跨行业的多样化并购难以创造出协同效应,这是企业并购绩效不好的主要原因。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通过跨行业并购转向多元化发展,主营业务之间相辅相成,能有效提升企业绩效。也有国外学者从并购市场背景的角度出发,
在传统的金融学理论解释不了一些现实中存在的金融异象的问题时,一派以投资者的主观行为作为影响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的学派得到蓬勃发展,它就是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名词就是投资者情绪,该学派认为人们的投资行为与情绪的变化相关。在利空消息出现后,投资者的疯狂抛售要远远超过预期,在这么多年来的市场历程中,这一点总是惊人地相似。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要受到动物精神属性的影响,对投资者来说,信心不足所带来的恐惧情绪要比信心过度所带来的希望情绪更为敏感。国内外学者倾注了许多心力在股票市场上应用投资者情绪去研究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老龄化进程加快、经济深度转型与家庭人口快速转变的严峻形势下,为农村老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成为养老社会制度与福利社会制度的重要目标。在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政策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解决老年贫困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农村老年保障第一支柱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成为了保障老人福祉水平、生活安全、缓解农村老年贫困以及稳定养老预期的关键所在。
  本文以老年人福利理论、资产建设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贫困的生计资本理论、脆弱性理论为基础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影响农村老年
在取得世人瞩目的经济发展同时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波动也高于同期发达国家。而伴随着经济增长,收入提高,我国的收入不平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贫富分化将会影响社会稳定,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阻力。探讨通货膨胀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关系,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来降低收入差距,对于我国深化改革,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理论上通货膨胀主要通过收入再分配机制影响收入不平等,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发展,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等现状,让不同群体有不同的约束条件,导致不同的收入群体应对通货膨
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高储蓄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的增长,而保险的风险分散、损失补偿等功能可以降低居民的收入不确定性、降低预防性储蓄倾向,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同时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金融市场结构优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商业人身保险则是商业保险行业的重要分支,因此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研究商业人身保险对我国家庭消费的影响情况。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梳理了马克思消费理论、现代西方消费行为理论、保险功能理论;
2013年以来,为解决外汇占款增速下降、流动性结构性失衡及传统货币政策弊端逐渐暴露等问题,我国央行陆续推出了以SLF、MLF为代表的多项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根据风险承担渠道相关理论,货币政策立场的变化会促使商业银行对自身风险承担水平进行调整,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化又会对其经营绩效产生影响。近年来,银行业竞争情况日趋严峻,商业银行如何在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的同时改善经营绩效成为其面临的两难选择。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除了会对自身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外,还可能威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