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平台评价三种中药多糖免疫调节活性及细胞内吞效应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检测平台来评价灵芝多糖(GLP)、黄芪多糖(APS)、麦冬多糖(OGP)的免疫调节活性大小,研究DC对多糖的内吞效应及灵芝多糖的抗肿瘤活性。  方法:1、对粗多糖进行精制,将粗多糖去杂质后,通过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与凝胶过滤层析对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分别检测活性多糖的单糖组成以及分子量。2、通过DC表面抗原分子的表达量来比较不同组分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确定有活性的多糖组分。3、将DC分别用不同浓度的OGP、APS和GLP处理,分析其表面抗原分子(CD40,MHCII,CD80,CD86)表达与多糖浓度的关系。4、通过各种显微镜来观察比较经过中药多糖处理后的DC的形态变化。5、将DC分别用OGP、APS和GLP处理,来研究DC对荧光标记的右旋糖苷的内吞效应。6、分析比较不同浓度的中药多糖处理后DC产生NO量的变化。7、通过使用NO抑制剂来研究NO在DC成熟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8、将GLP进行荧光标记,来研究DC对多糖的内吞效应,并研究DC内吞多糖对细胞成熟的影响。9、建立小鼠肿瘤模型,研究GLP的抗肿瘤活性。  结果:提取分离得到活性多糖,并利用HPGPC检测多糖的分子量,GC-MS来分析多糖的单糖组分。DC通过三种中药多糖处理后在各个浓度下都能刺激表面抗原分子表达量升高,其中GLP效果最佳且在最高浓度时与阳性药物LPS相当。三种多糖都能刺激DC体积变大且细胞表面树突增多。三种多糖都能降低DC的吞噬能力,GLP与APS能使DC吞噬能力下降一半左右,OGP能使DC吞噬能力降至60%左右。随着多糖浓度增加DC能够释放更多NO,且GLP的效果最强,在最高浓度下GLP引起DC释放的NO可达到对照组的4倍多。在多糖引起的DC成熟的研究中发现NO抑制剂及内吞抑制剂的使用能够部分抑制DC表达表面抗原分子。GLP能够有效激活小鼠体内免疫系统刺激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增殖并抑制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生长。  结论:通过DC检测平台来评价GLP、APS、OGP的免疫调节活性。多糖能够引起树突状细胞成熟,细胞表面树突增多,表型变化,吞噬能力的下降及刺激NO产生,其中GLP的效果最强并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其他文献
柴胡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和常用中药,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从小叶黑柴胡根部提取出的柴胡多糖,对急性肺损伤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在离体研究中
作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青城山历经了正一、上清、全真等不同门派的规理,两千多年来宗教与文化共同影响着青城山麓,使这座历史名山至今仍散发着它独特的人文魅
高乌甲素治疗癌痛及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但其现有的给药方式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高乌甲素具有给药剂量小,药效强,肝脏首过效应明显并且有一
学位
提出了关于V字型铁电液晶(V-shaped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VFLC)的等效电路模型,旨在将EDA技术引入对VFLC光电集成系统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该模型考虑了由铁电液
HIV-1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体后导致艾滋病的发生。目前艾滋病的治疗药物主要为反转录酶以及蛋白酶抑制剂等,副作用多,不能达到根治目的。因此,研究开发新的抗HIV-1药物十分重要。根据HIV-1病毒转录复制过程中,需要HIV-1编码的调节蛋白Tat和LTR启动子中-TAR RNA序列特异性结合,以激活转录。因此,阻断Tat-TAR的结合有可能抑制病毒的转录复制。本课题通过构建两种实验模型,
目的:  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是来自于益气类中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份,既往的大量研究表明,APS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免疫调节、抗病毒、降血脂以及改善胰岛
目的:制备中药鸦胆子油的胃滞留微球制剂,提高药物治疗胃部疾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直接分析脂肪酸,通过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分析了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从实际中采集到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自我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使他们运用理论解决实
目的:  探讨木犀草苷(Luteolin-7-O-glucoside,LUT-7G),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SH-SY5Y细胞和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
目的:通过对丹参素钠进行系统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最终获得高纯度(大于99.0%)的丹参素钠原料,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满足注射用丹参素钠制剂的制备需求。  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