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刘崧作为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家,是江右文人中的领军人物,他自幼博学,七岁能诗,在动乱中依旧潜心耕读居乱世不改其志,明初入仕又因为天性廉洁谨慎,深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刘崧一生坚持雅正的美学风尚,强调个人道德的修行,在当时的社会上颇有盛名,以他为宗盟的江右诗派也对明初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文本对其美学思想与审美追求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对刘崧丰富的美学思想有所补益。全文包括绪论、主体内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崧作为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家,是江右文人中的领军人物,他自幼博学,七岁能诗,在动乱中依旧潜心耕读居乱世不改其志,明初入仕又因为天性廉洁谨慎,深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刘崧一生坚持雅正的美学风尚,强调个人道德的修行,在当时的社会上颇有盛名,以他为宗盟的江右诗派也对明初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文本对其美学思想与审美追求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对刘崧丰富的美学思想有所补益。全文包括绪论、主体内容和结语,共计五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及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主要从宏观角度对元末明初的经济社会背景进行概括,分析其对当时文化氛围和审美风尚的影响,以及当时江右诗派的文学理念和审美思潮的分析总结。把刘崧放置于元末明初社会动荡政权交替的社会背景之下进行解读和研究,首先对其生平事迹简要进行简单交代,梳理其成长经历及交际游历,了解他对“雅正”文风的追求以及对儒家道德思想的继承,从而为刘崧美学思想的研究做铺垫。第二、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刘崧的审美主体论,这一章主要从刘崧对“才”与“学”关系的认识、对创作中“性”和“情”的表达以及对个人人格在创作中的体现三个方面对刘崧的审美主体论进行了分析。刘崧认为在创作中,除了外部客观世界的审美客体,决定创作的还有审美主体自身的天资与学问,这二者是缺一不可同样重要的关系。同时,刘崧也认为诗歌文章的创作来源于人的性情,人感受外部世界在内心产生情感,然后形于歌咏,从而产生了文学创作。他强调诗文应该抒发诗人自己内心真正的情感。刘崧在强调创作中性情的同时,也认为文学创作是创作者个人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外化,一个人的创作品格绝对无法高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创作者如果没有高尚人格是无法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而创作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创作素养就需要修养己身,刘崧一生的创作也可以看到他对个人道德境界的修养。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刘崧的审美风格。刘崧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诗歌文章,创作题材丰富、内容多样,从整体上看这些诗文最集中突出的特点就是“平和雅正”。刘崧见证了元末战乱与明初盛世,从隐居山林避祸到洪武入仕为官造福一方,其内心对道德修养的坚守从未改变,最后熔铸为“世变万万,情性一致”居乱世不异其节的高尚情操。在他的诗文中体现为沉郁顿挫的审美风尚与闲逸淡薄的审美倾向。不论在山野还是在朝堂,刘崧一直坚持着对“正声”的追求,雅正一直都是他文学创作的主要风貌。结语主要就刘崧入仕前后的文学创作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刘崧的诗文及其美学思想进行科学定位和研究。
其他文献
在当今绿色低碳交通发展趋势下,简约、安全、高效的交叉口交通控制方式在逐渐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交通安全管理正在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停车让行控制是一种应用于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交通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没有电力消耗,绿色环保,简单易执行,同时便于公安执法。而实施停车让行控制方式,就需要科学设置相应的交通控制设施。但目前在停车让行交通控制设施的设置方面,我国相关标准规范中的规定比较原则化,不够细
近年来,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数字经济不断发展,利用电子商务模式开办城市民宿,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住宿服务,成为满足市场新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商品房积压与闲置问题的新途径。在此背景下,C2C城市民宿应运而生,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但与传统旅馆业不同,C2C城市民宿分布深入居民社区,涉及C2C城市民宿的犯罪行为隐蔽性更强,潜在社会危害性更大,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改进和完善
随着保有量的持续增加,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我国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趋严峻。信号交叉口作为城市路网的关键节点,普遍存在交通安全风险。本文意在探究信号交叉口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风险评价方法,为控制电动自行车交通风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如下:从信号交叉口电动自行车交通风险定义出发,确定基于事故数据和交通冲突数据分析信号交叉口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风险影响因素,运用冲突理论建立信号交
近年来,随着群体性事件、暴力恐怖犯罪、灾害事件频繁发生,公安机关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面对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任务越来越繁重,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这对公安机关应急警务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公安机关是处置突发事件的主要力量,深入研究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资源保障问题,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提升突发事件地应对和管理水平。加强突发事件处置的应急资源保障,是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然而,通过实证调研发现,我
本文以女性警察群体为研究对象,以社会性别理论、人职匹配理论以及工作—家庭平衡理论为基础,利用文献研究法选取工作能力、职业规划、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家庭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作为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变量,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假设进行检验,提出女性警察职业发展阻滞因素,并结合半结构化访谈法,深入剖析阻滞因素之间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优化路径。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职
公安反恐形势预判、应对方案制定等工作需利用包括互联网信息、案件材料在内的多种数据。涉恐文本中含有丰富的涉恐实体信息如涉恐人物、恐怖袭击地点、袭击手段等,识别涉恐实体为反恐领域信息抽取、知识图谱构建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本文以互联网公开的涉恐新闻文本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面向反恐领域的实体识别技术。针对当前反恐领域实体识别存在公开语料集及实体标准缺乏、类别不定、识别模型结构单一、实体识别结果不能直接
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PGR)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于PGR残留的检验已成为食品健康管理和环境安全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离子色谱-质谱技术(IC-MS/MS)对9种常用极性PGR(马来酰肼、脱落酸、增甘膦、调节膦、2,4-D、乙烯利、NAA、AMPA和灭草松)进行研究。过程中,建立起了9种极性PGR的离子色谱和离子色谱-质谱检验方法,考察了各项方法的回收率和特异性,研究了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越来越多,对安全保卫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研究表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会对城市的犯罪风险带来重要影响,但现有研究大多是从时间维度上关注于大型体育赛事前后犯罪风险的整体性变化,缺乏时空层面上对大型体育赛事期间犯罪风险的精细化分析和精准化预测。本文以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包括奥运会和残奥会)为例,研究了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犯罪时空风险的影响
工作价值取向是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新兴研究课题。现有的研究显示,作为个体对工作意义的主观认识,工作价值取向对个体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明显影响。基层公安民警是公安队伍的主力军,以工作价值取向为切入点寻求提升其工作绩效进而提升公安队伍战斗力的新路径,具有切实的实践价值。现有的研究缺乏针对基层公安民警工作价值取向问题的系统分析,本文重在探究基层公安民警工作价值取向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本研究以基层公安民警为研
在法庭科学领域,毛发分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美发处理可能会使在头发中检测到的药物含量发生变化。目前国内这方面研究基本处于空白,国外也没有相关系统的总结研究。因此,在公安实战中急需明确美发对头发中甲基苯丙胺含量的相关影响程度。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美发对头发中药物分析的相关影响,本文结合美发原理和流程,系统研究了不同美发类型对头发中甲基苯丙胺含量分析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毛发分析的结果解释提供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