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祭火习俗研究

来源 :南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ents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日习俗是民俗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一个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集中体现,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被人们重视、研究和传承。祭火习俗是蒙古族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它源于蒙古族先民对火的崇敬、对大自然的敬畏,习俗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草原文化,于每年腊月二十三举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土尔扈特蒙古族,是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先驱,他们在额济纳地区定居了300多年,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及民族文化,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祭火习俗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宗教信仰的转变、民族文化的交流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出现,致使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祭火习俗,因生活空间及思想意识的变化而发生了变迁,但在这一过程中祭火习俗几乎从未中断,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祭火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且还具有教育、凝聚、文化导向等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文化功能。本文运用民俗学田野调查、参与观察、访谈的方法,以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的祭火习俗为研究对象,对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祭火习俗的仪式、文化内涵、文化功能及现状进行了叙述,并分析和探究了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祭火习俗变迁的原因。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对额济纳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的历史及民俗进行了介绍。第二章首先探究了蒙古族对火及火神的理解和祭火习俗的形成和种类,其后根据在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家庭祭火的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还原仪式的真实性,解析了祭火的准备工作及祭火仪式的过程。第三章分析了祭火习俗中蕴含的思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功能。第四章首先叙述了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祭火习俗变迁的现状,其次探究了祭火习俗变迁的原因。笔者认为以下三方面是促使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祭火习俗发生变迁的原因:一,在政治方面,与历来统治者以维护自身统治、稳定社会大局为目的,进而对民众的思想、宗教信仰及民俗活动进行控制有关;二,与宗教信仰的更迭、民族文化的交流有关;三,与伴随经济的发展,蒙古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及思想意识的变化,在习俗中得以体现有关。进而在最后一章,笔者通过挖掘蒙古族祭火习俗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等现实价值和理论价值,为人们树立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思想。并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并行的方式,来传承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笔者认为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祭火习俗的变迁是由于民众生活空间及思想意识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它的存在则是基于蒙古族民众对于祭火习俗功能的需要,还因为它是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活态空间。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祭火习俗既然能适应不同时代的要求和文化的交融,传承至今,证明其具有成熟性、包容性。在倡导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的今天,我们要更好地保护并传承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祭火习俗,以保护优秀民族文化,丰富中华文化。
其他文献
本文中,我们主要证明了在两类Warped积流形上两个最优的关于星状超曲面的Minkowski型不等式,其中Anti-de Sitter-Schwarzschild流形和Reissner-Nordstr¨omanti-de Sitter流形包含在这两类Warped积流形中.证明主要依赖于一个关于逆平均曲率流的单调量和使用由Simon Brendle在文章[3]中建立的一个几何不等式.这两个不等式推广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知识补白”板块指的是附在课文后的以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化知识为主的一个板块。其编写理念和使用建议是让学生随文学习、教师随文教学,其既能成为一种现成的教学资源,也能辅助学生的学。教师和学生应当深入认识“知识补白”,明确其在教材中的地位和所属类型,了解其功能和价值,选择适当的使用策略,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三种研究方法,对“知识补白”进
山西作为华夏文明发祥的起源地和中心区域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地位,享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誉,并且滋养出有着鲜明特色、深远历史和深厚人文的山西民间音乐。特别是地处山西北部地区的鳌石村,经济和交通的欠发达限制了它与外界的交流,因此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原始古老而极具特色的鳌石赛戏。赛戏又称“赛赛”或“赛”,是集祭神仪式与戏曲表演为一体的特殊民间演剧形式。最早广泛流行于山西北部地区,
国家大力提倡依法治国的战略,促使政府管理制的进一步完善,为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和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提供了保障。但是具体分析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等诸多深层次的内容,很多的问题便凸显了出来。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的刑罚方式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手段之一,是政府公共管理属性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和政府行政能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得到了有效发挥,社区矫正工作作为公共管理的具体体现
本文主要研究了曲面的半稳定纤维化。已被证明的Beauville猜想说明对于亏格g>2的半稳定曲面纤维化,其奇异纤维的数量s≥5。我们利用二次覆盖等工具构造了一个P~1上半稳定曲面纤维化f:S-→P~1,其亏格g=3且奇异纤维的数量s=5,达到了奇异纤维数量的下界,并证明了所构造的曲面S是有理曲面。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因特网和校园网迅速接轨,电子白板在全国迅速普及,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到目前为止,包括农村中小学在内,全国已逐渐普及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电子白板作为当下教学的一种媒介,能够帮助受教育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利用视觉、听觉等多种途径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融合。本研究在教育技术环境下,以初中数学学科为例
视障中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和行为特点是特殊教育学校关注的重点。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对他人或集体、社会有益的行为,是一项可以反映个体对社会的适应情况和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广泛传播,亲社会行为近年来被广泛关注。2014年起,国家连续提出两个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第二期计划中提出,要“尊重差异、多元教育,加强特殊教育的针对性”。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和行为
亚历克斯﹒科尔维尔(Alex Colville)是一位著名的加拿大画家,在世界范围内也颇具影响力。他的创作多源于日常生活与内心记忆,他以冷静理性而又充满情感的表现方式,在描绘亲密关系的作品中,呈现出对人与人之间爱与信赖的思考。这种看似矛盾的结合渗透出画家的个人信仰和道德价值观念,对于当代艺术创作中表现亲密关系的题材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试图从科尔维尔的绘画形式语言出发,探究他是如何
政治认同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归属和情感倾向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同时也存在部分社会问题,尤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众多西方意识形态涌入中国,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削弱着人们的政治认同。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政治认同关系到党长期执政的青年基础是否稳固,
本文以近四十年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北美十所高校关于中国中古前期文史研究的40篇博士论文为研究对象,探讨这段时间北美中国中古前期文史研究的情况,梳理北美汉学研究范式的发展。绪论简要介绍了这40篇论文的基本情况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探讨了了北美中国中古前期的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分为政治史研究和文化史研究两方面。第二章从作家研究、文体研究、文学史研究和多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