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纳《海边》中的记忆书写与文化认同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出生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后因桑给巴尔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坦葛尼喀合并政权成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而被迫前往英国寻求安定生活。古尔纳深入记忆,将个人的流转经历化为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笔触。其作品《海边》中主人公的流散生活即是古尔纳本人经历的照射,也是非裔异邦流散群体境遇的缩影,该作品深刻洞察了兼具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非洲文化和西方文化背景的非洲难民寻求文化认同的艰难困境。据数据库查,当前学界对古尔纳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难民危机、空间位移等主题,关于古尔纳的记忆书写的系统性批评尚且有待挖掘。事实上,记忆书写是古尔纳创作的一大核心。古尔纳曾坦言他“努力从记忆中或是想象中提取一些值得讲述的东西”来摆脱“一种新的、简化的历史构建”的认同困扰,记忆书写是古尔纳在特殊的现实处境中帮助非裔流散群体寻求文化认同的源动力。因此,本文将以古尔纳的作品《海边》为研究文本,以文化认同困境为核心研究对象,以阿斯曼夫妇的文化记忆理论为建构文化认同困境的主要切入点,综合创伤记忆理论等辅助探究《海边》中疏离和唤醒文化认同的具体实践,在分析记忆内容的基础上,研究非裔流散群体如何在记忆的选择与呈现中重塑记忆,实现记忆的再生产,进而完成对文化认同的重构。论文共五章,分为引言、主体论述以及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一章。首先简要介绍古尔纳及其作品《海边》,梳理国内外对于《海边》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继而阐释本文的主要理论基础,最后论述本文的研究价值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为主体论述,共三章。第二章从作品中的个体记忆出发,深入探究文化认同困境的起源。本章主要分析萨利赫与拉蒂夫的个体记忆,聚焦个体成长初期中所处的家庭与教育环境对文化认同的伊始建构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非洲的文化认同疏离与对欧洲的文化认同倾向。随着回忆文本的推进,萨利赫与拉蒂夫的个体记忆推动了国家殖民与政变的社会记忆的苏醒,因此,第三章从作品中的社会记忆出发,探究殖民与政变所引发的一系列的损害性事件对记忆的扭曲,深层次剖析社会痛苦对母体文化认同建构的根本威胁。社会记忆在媒介的作用下进而升华为文化记忆,第四章从作品中的文化记忆出发,再现主人公流散到英国后从被动遗忘到主动回溯的历程,探究母体文化在媒介记忆的张力下是如何让人物走向寻根之路的。最后部分是结语,第五章,总结本文的核心思想。首先对前四章进行归纳,陈述《海边》中个体记忆、社会记忆与文化记忆之间是如何与文化认同相互建立起宏观图谱的。其次发觉研究《海边》中的记忆书写对于剖析非裔异邦流散群体的文化认同困境的重要意义:当前的记忆书写有力推动着人们在时代与历史的断裂和延续中实现文化意义的传承、群体意识的激活以及文化认同的建构,并对当代难民问题提供反思途径,展现文学批评现实的功能和责任。
其他文献
《天堂》可被视为当代非裔英国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代表作,该力作发表于1994年。文章试图从创伤视角切入,探讨该作主人公优素福遭受的多重创伤即家庭创伤、生活创伤及情感创伤。通过透视这部作品,体现以优素福为代表的非洲人民苦难的经历给他们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从而揭露作者对这一群体生活的关怀与关照。
期刊
在古尔纳的小说《天堂》的结尾,主人公优素福从藏身之处出来,主动追上去加入德国的非洲土著兵队伍,这个情节“给那些试图理解小说结尾的研究者们带来了挑战”。用拉康的凝视理论来观照小说中描写的凝视,可以发现优素福在前镜子阶段、镜子阶段以及后镜子阶段的几次凝视中逐步构建了强权的、神化的德国殖民者形象。同时,在“想象的凝视”中,优素福作为自己凝视的客体,逐渐自我认同为驯顺的臣服者,这解释了优素福在小说最后的主
期刊
作为非裔移民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殖民书写可谓另类,迥异于以提安哥为代表的大多数非洲后殖民作家的惯有立场。其第四部小说《天堂》便将这种另类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书中古尔纳以求实态度揭示了广袤东非土地由沿海到内陆的复杂生态:天堂表象下的本土真实生态美丑交织;多元文化下的内部生态极具破碎性;殖民进程中潜藏着无孔不入的生态危机。殖民书写与生态描绘相互交织、彼此渗透。古尔纳将一度被忽略的东非殖民史化作
期刊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是一名出生于坦桑尼亚、移居英国的非洲黑人作家。在长达五十余年的文学创作中,流亡者的中间状态使古尔纳在后殖民文学创作中获得了有利的观察视角和丰富的题材内容,并于202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文章结合坦桑尼亚复杂的殖民历史以及古尔纳独特的东非生存经历、英国流亡体验,并以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为基础,论证古尔纳融合流亡诗学、去本质主义的非洲民族主义诗学、世界主义诗学的文学创作思想。
期刊
古尔纳的代表作《天堂》通过主人公优素福的个人发展历程,见证非洲大陆被殖民的曲折历史。作者利用流散语言形成语义不明的模糊词语、多重认知下模糊的天堂意象以及矛盾模糊的主体形象,既契合主人公对陌生世界探知的模糊认识过程,又映射了非洲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多元文化交融与冲突的社会形态。首先,模糊的语言载体展现了动荡时期非洲人民对生存环境的模糊认知过程和身份流散的文化现实,欧洲语言与非洲语言并置的书写策略
期刊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代表作《天堂》是一部在景观中展开的小说。作者对于景观的出色刻画,令前殖民地东非的文化、社会更具风采,具有广泛的意义外延。东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使小说勾连欧亚非大陆,孕育着世界主义精神。本文以景观为分析对象和理论支撑,将其与世界主义关照相结合,探讨东非的世界主义危机、根源及可能的出路,解读作者对于前殖民地东非的构想。第一章分析景观中隐藏的世界主义危机之表现。边界是危机的总
学位
古尔纳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短篇小说《博西》通过杂糅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书写方式,刻画了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桑给巴尔所遭受的血腥殖民、种族冲突及社会变革。小说同时展现了在此历史背景下,以博西、卡里姆、哈吉为代表的殖民地青年的身份危机及选择,反映了古尔纳对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的种族和难民身份问题的关注和探讨。
期刊
非洲文学作为非主流文学,流散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古尔纳的流散作品又融入了同化主题。古尔纳的多部作品都反映了非洲移民在英国主流社会被排挤和被同化的困境。文章运用同化理论阐释了古尔纳在不同创作时期的三部作品,检视古尔纳同化思想的渐进历程。由创作初期的渴求完全同化到中期的两难抉择,再到后期的理性融入,古尔纳的同化思想为非裔英国人在英国适应主流文化同时保持非洲文化的自豪感提出了方案,重新建构了文化多元主义框
期刊
2021年,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诺贝尔文学奖,引起世界各国学者对其获奖作品的高度关注,主要表现为对其作品的文学内涵、写作风格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研究,但是目前鲜有学者研究作品《遗弃》中的隐喻表达。本研究旨在从概念隐喻的视角,探究《遗弃》中的语言使用的三个方面问题:(1)《遗弃》中概念隐喻的主要类型有哪些?(2)上述隐喻在《遗弃》中是如何分布的?(3)影响《遗弃》中概念隐喻的使用的因素
学位
诺奖作品一直是国内出版界竞相追逐的出版品类,但随着近年来“诺奖效应”的逐渐淡化,诺奖作品的销量也日趋回归理性。新时期的诺奖作品必须立足市场规律和读者需求,以精细化出版策略,依托多样化新媒体营销手段,更有效地抵达核心读者,实现高质量出版和推广。文章以2021诺奖作家“古尔纳作品”(第一辑)为例,该套作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引进、翻译、出版,引领读者阅读热潮,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权引进优势、强大的多语种编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