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绘世界主义东非:《天堂》中的景观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z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代表作《天堂》是一部在景观中展开的小说。作者对于景观的出色刻画,令前殖民地东非的文化、社会更具风采,具有广泛的意义外延。东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使小说勾连欧亚非大陆,孕育着世界主义精神。本文以景观为分析对象和理论支撑,将其与世界主义关照相结合,探讨东非的世界主义危机、根源及可能的出路,解读作者对于前殖民地东非的构想。第一章分析景观中隐藏的世界主义危机之表现。边界是危机的总特征。第一,在群体间的交流中,海滨带着掠夺性的眼光观察内陆,内陆用敌对的方式抵抗骗局。景观是群体间对立的实体化。第二,景观拥有者根据自身利益对景观进行切割,使其成为权力压迫的外化。观景者遭遇边界的表现是他们时常被排除或被放逐在景观之外。第三,围墙花园的景观是一种隔绝欲望的手段,体现“无根”的身份之暖昧与焦虑。第二章探讨景观揭示的世界主义危机之根源。借助景观的移动性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即移动动机、交流方法以及移动的直接结果。第一,大篷车贸易体系及德国贸易入侵是全球化的一环。然而,全球化的主体以掠夺和支配的方式对待他者景观。对他者的异化认知和对待,不可避免地导致冲突和危机。第二,商旅移动过程中的暴力景观是加剧对立与焦虑的原因。第三,在移动中,景观边界产生交叠。相应地,凭借景观建立的身份认同却无法实现快速转换,因而导致了个人身份确认的危机,进而引发焦虑。第三章阐明景观为上述问题提供的解决途径。首先,景观暗示群体交流可以建立在有条件的好客之上,既保有主体性,又付出相应代价。确保自我对于他者的接纳,从而一定程度上缓和激烈的矛盾冲突,蕴含着平稳运行的可能。其次,景观帮助观景者认识现实、确立自我身份,摆脱“无根”的精神困境,实现自我重生。最后,小说人物追逐景观结构中的地平线即打破权力桎梏,探索未知的表现。天堂神话看似幻灭,却召唤着探索世界的精神。总之,对于景观的多层次书写是《天堂》的瞩目特征。古尔纳超越浪漫化叙事抑或后殖民书写的暖昧,不囿于对陈旧问题的纠缠,而尝试在世界主义的眼光中积极构建一种新型关系。针对世界主义遭遇的危机和矛盾,古尔纳通过景观直接或间接地揭示原因。同时,他为自我、他者与世界的关系运行做出设想,为实现个人重生、探寻未知重塑蓝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尔纳重绘了一个富有希望的世界主义东非。
其他文献
美国文学理论家萨义德从思想观念的角度出发,对“边界”概念做出了新的解释,他以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地方权威——中央权威”的权力构成模型为基础,揭示出了“边界”在区分“自我”和“他者”问题上的身份认同功能;而英国籍坦桑尼亚裔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及其创作的短篇小说《囚笼》,则紧紧围绕“身份认同”这一问题,通过深度刻画的小说人物,精心布置的故事场景,创造性地揭示出“边界”划分“内化”和“多样化”的新
期刊
《天堂》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代表作,以非洲青年优素福的被奴役经历为主线,对19世纪末东非殖民统治的暴力行径进行了详细描述,再现了非洲殖民史。小说透过具有象征隐喻意义的人物、事件与颜色之间的辩证张力,彰显出古尔纳对非洲文化记忆传承以及民族身份建构的深刻理解与艺术价值。本文拟从文化记忆理论入手,分角度分析小说意象,旨在找寻文本所体现的身份认同与文化冲突,引
期刊
聚焦公共安全视角下城市应急物流问题,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层面探究深度不确定性背景下应急物流供需所面临的市场失灵问题,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应急物流的供需平衡关系与优化配置问题。研究发现:在危机时期和后危机时期,应急物流都会出现供需失衡现象,但存在根本性差异。危机时期通常表现为供不应求,面临供给弹性弱、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后危机时期则通常表现为供过于求,面临已投入资源再配置效益低的问题。当市场在应急
期刊
《海边》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海边》中,古尔纳对难民在移民过程中所携带的行囊表现出了特殊的关注。在古尔纳笔下,行囊及行囊中的物品是承载难民故土记忆的物质载体,也是反映难民流散经历与自我心态的物质指代。通过对行囊的书写,古尔纳充分表现了殖民历史给难民留下的阴影,也深入刻画了难民难以言喻的精神创伤。以行囊为基点和线索,古尔纳建构起记忆书写的独特叙事空间,完成了书写难民、书写
期刊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早期代表作《朝圣者之路》通过书写达乌德遭遇心理创伤的经历,指涉了殖民统治给东非遗留的种族冲突、难民流散等历史问题。达乌德从桑给巴尔流亡者到白人姑娘的恋人再到“移民-朝圣者”的身份流变,基本对应其治疗创伤中逃避过往、创伤叙事、创伤复原的阶段。作品刻画英国非裔移民遭遇种族歧视的窘境,削弱了殖民教育将前殖民地人民移民英国视为“朝圣”的权威性;进而在后殖民语
期刊
《天堂》可被视为当代非裔英国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代表作,该力作发表于1994年。文章试图从创伤视角切入,探讨该作主人公优素福遭受的多重创伤即家庭创伤、生活创伤及情感创伤。通过透视这部作品,体现以优素福为代表的非洲人民苦难的经历给他们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从而揭露作者对这一群体生活的关怀与关照。
期刊
在古尔纳的小说《天堂》的结尾,主人公优素福从藏身之处出来,主动追上去加入德国的非洲土著兵队伍,这个情节“给那些试图理解小说结尾的研究者们带来了挑战”。用拉康的凝视理论来观照小说中描写的凝视,可以发现优素福在前镜子阶段、镜子阶段以及后镜子阶段的几次凝视中逐步构建了强权的、神化的德国殖民者形象。同时,在“想象的凝视”中,优素福作为自己凝视的客体,逐渐自我认同为驯顺的臣服者,这解释了优素福在小说最后的主
期刊
作为非裔移民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殖民书写可谓另类,迥异于以提安哥为代表的大多数非洲后殖民作家的惯有立场。其第四部小说《天堂》便将这种另类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书中古尔纳以求实态度揭示了广袤东非土地由沿海到内陆的复杂生态:天堂表象下的本土真实生态美丑交织;多元文化下的内部生态极具破碎性;殖民进程中潜藏着无孔不入的生态危机。殖民书写与生态描绘相互交织、彼此渗透。古尔纳将一度被忽略的东非殖民史化作
期刊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是一名出生于坦桑尼亚、移居英国的非洲黑人作家。在长达五十余年的文学创作中,流亡者的中间状态使古尔纳在后殖民文学创作中获得了有利的观察视角和丰富的题材内容,并于202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文章结合坦桑尼亚复杂的殖民历史以及古尔纳独特的东非生存经历、英国流亡体验,并以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为基础,论证古尔纳融合流亡诗学、去本质主义的非洲民族主义诗学、世界主义诗学的文学创作思想。
期刊
古尔纳的代表作《天堂》通过主人公优素福的个人发展历程,见证非洲大陆被殖民的曲折历史。作者利用流散语言形成语义不明的模糊词语、多重认知下模糊的天堂意象以及矛盾模糊的主体形象,既契合主人公对陌生世界探知的模糊认识过程,又映射了非洲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多元文化交融与冲突的社会形态。首先,模糊的语言载体展现了动荡时期非洲人民对生存环境的模糊认知过程和身份流散的文化现实,欧洲语言与非洲语言并置的书写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