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素福的选择:从拉康的凝视理论视角解读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mingy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尔纳的小说《天堂》的结尾,主人公优素福从藏身之处出来,主动追上去加入德国的非洲土著兵队伍,这个情节“给那些试图理解小说结尾的研究者们带来了挑战”。用拉康的凝视理论来观照小说中描写的凝视,可以发现优素福在前镜子阶段、镜子阶段以及后镜子阶段的几次凝视中逐步构建了强权的、神化的德国殖民者形象。同时,在“想象的凝视”中,优素福作为自己凝视的客体,逐渐自我认同为驯顺的臣服者,这解释了优素福在小说最后的主动臣服。同优素福一样,非洲人作为一个群体,在对德国殖民者的群体凝视中,逐步完成了对德国人的符号性委任以及对自我的符号性认同。非洲人群体的凝视将被凝视者(德国人)放置在国王的位置上,也将凝视者(非洲人)放置在臣民的位置上,德国人的国王地位一定程度上由双方共同合作构建。因此,从拉康的凝视理论角度看,优素福最后主动加入非洲土著兵队伍的选择,不是“自我解放”,而是他在凝视中构建德国殖民者形象与自我臣服者形象共同作用的结果,等待他的将不是“天堂”,而是另一个更糟糕的地狱。
其他文献
大学生毕业后放缓求职进程,处于暂时未就业(已升学或出国深造除外)状态的“慢就业”现象,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且部分演变成为不就业。调查发现造成“慢就业”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不成熟、就业教育主体的协同能力不足、就业教育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等。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教育机制、形成连续系统的教育模式是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破解之策。
期刊
就业育人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价值审视出发,结合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就业积极性不高、自我定位不明、就业方式灵活等情况,提出了思想引领精准化、生涯教育精准化、就业指导精准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记忆书写几乎贯穿了非裔英国作家古尔纳的创作生涯。早年的成长环境和流散异邦的生活经历使其饱受文化归属的焦虑和自我认同的危机。古尔纳在故乡和异国的重叠语境中,将个体的记忆与历史记忆、文化记忆有机地结合起来。经由模仿和誊写,在作品中构建起多元文化交混的文本空间,为读者展示了东非地区复杂多层的文化地貌,挑战着西方文学针对东非地区和族裔或隐或显的刻板印象,也形成了颠覆殖民主义话语和思想操控的力道。
期刊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的《赞美沉默》是一部采用第一人称外视角进行叙述的小说,它以无名叙述者的讲述勾勒了非洲流散者在英国的生存状况,其讲述中包含了大量的讽刺话语。在讽刺的呈现方式上,叙述者通过言语反讽对英国文明进行嘲讽,并运用情境反讽和戏剧反讽,显示了爱玛话语的功能障碍与疏漏;叙述者也对刻板印象及帝国叙事进行戏仿,揭示其虚假本质;同时,叙述者既以悖论语言获得文本的讽刺效果,又在历史维度展现
期刊
美国文学理论家萨义德从思想观念的角度出发,对“边界”概念做出了新的解释,他以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地方权威——中央权威”的权力构成模型为基础,揭示出了“边界”在区分“自我”和“他者”问题上的身份认同功能;而英国籍坦桑尼亚裔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及其创作的短篇小说《囚笼》,则紧紧围绕“身份认同”这一问题,通过深度刻画的小说人物,精心布置的故事场景,创造性地揭示出“边界”划分“内化”和“多样化”的新
期刊
《天堂》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代表作,以非洲青年优素福的被奴役经历为主线,对19世纪末东非殖民统治的暴力行径进行了详细描述,再现了非洲殖民史。小说透过具有象征隐喻意义的人物、事件与颜色之间的辩证张力,彰显出古尔纳对非洲文化记忆传承以及民族身份建构的深刻理解与艺术价值。本文拟从文化记忆理论入手,分角度分析小说意象,旨在找寻文本所体现的身份认同与文化冲突,引
期刊
聚焦公共安全视角下城市应急物流问题,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层面探究深度不确定性背景下应急物流供需所面临的市场失灵问题,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应急物流的供需平衡关系与优化配置问题。研究发现:在危机时期和后危机时期,应急物流都会出现供需失衡现象,但存在根本性差异。危机时期通常表现为供不应求,面临供给弹性弱、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后危机时期则通常表现为供过于求,面临已投入资源再配置效益低的问题。当市场在应急
期刊
《海边》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海边》中,古尔纳对难民在移民过程中所携带的行囊表现出了特殊的关注。在古尔纳笔下,行囊及行囊中的物品是承载难民故土记忆的物质载体,也是反映难民流散经历与自我心态的物质指代。通过对行囊的书写,古尔纳充分表现了殖民历史给难民留下的阴影,也深入刻画了难民难以言喻的精神创伤。以行囊为基点和线索,古尔纳建构起记忆书写的独特叙事空间,完成了书写难民、书写
期刊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早期代表作《朝圣者之路》通过书写达乌德遭遇心理创伤的经历,指涉了殖民统治给东非遗留的种族冲突、难民流散等历史问题。达乌德从桑给巴尔流亡者到白人姑娘的恋人再到“移民-朝圣者”的身份流变,基本对应其治疗创伤中逃避过往、创伤叙事、创伤复原的阶段。作品刻画英国非裔移民遭遇种族歧视的窘境,削弱了殖民教育将前殖民地人民移民英国视为“朝圣”的权威性;进而在后殖民语
期刊
《天堂》可被视为当代非裔英国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代表作,该力作发表于1994年。文章试图从创伤视角切入,探讨该作主人公优素福遭受的多重创伤即家庭创伤、生活创伤及情感创伤。通过透视这部作品,体现以优素福为代表的非洲人民苦难的经历给他们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从而揭露作者对这一群体生活的关怀与关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