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i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领域的变革性的影响。高职院校也开始探索利用网络教学设计以达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本文回顾了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指出了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开展网络教学的优势,并在教学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提炼出高职教育的网络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最后对网络环境下高职教育的教学设计的实施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具体各章节的内容如下:第1章,介绍了国内外网络教学设计研究状况,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了研究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设计这个课题的重要性。第2章,对教学设计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并阐述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文中提到的自主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多元评价理论、均等理论等诸多理论,为高职院校的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阐述了高职院校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和高职院校教学目标与任务的确定、高职学生特征分析、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习活动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等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4章,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实施。第6章,结语。对论文进行全面总结,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工作。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中提出五条基本原则,并首次提出"关联性"原则,指出要"注重学科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养成的有机联系。
教育部门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中职学校课堂教育工作,尤其是中职生的德育课教学工作。本文就当前职业中专德育课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德育课教学的优化策略,为德育课
[目的]探讨三特护理干预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的效果。[方法]将88例早产儿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家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家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三
20世纪60年代中期,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支,以其急风骤雨、摧枯拉朽式的姿势把矛头直指形而上学的二元论以及逻各斯中心主义,对之予以解构,从而引起巨大的反响。解构主
目的:观察刮痧配合针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更好的临床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将60例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共有维管束植物164科928属3 103种。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及相关资料,报道了东北地区草本植物1个新记录科—粟米草科(Molluginaceae)和3个新记录属—粟米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是能源生产、消费大国,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源需求还会继续增长,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同时,能源生产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此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目的探讨模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的慢性间断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对小鼠肝脏组织结构、超微结构、肝功能、细胞色素P450(cyt
本文试图从词的分类与主要部的角度出发,借鉴影山(1993)的研究成果,对日中V-V型复合动词在词的分类与词的主要部的异同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拙稿由四章组成,构成如下: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