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公益项目传播机制的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2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公益项目及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及公益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公益项目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也不断增加,大大激发了“人人公益”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公民也投身于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和公益行动中。公益传播使得公益项目得到了一定的传播领域的扩大、传播速度的提升、传播效益的增加,使公众成为公益信息的最好传播者,使公益项目不断创新完善。而有效的传播体系是实现项目的必要保证,也是对相关利益群体负责的重要环节。研究者以兰州市T公益图书馆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实地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社会支持、社会资本等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公益传播活动的介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活动设计与开展,不仅从传播内容上、平台上、受众群体上等不同维度完善了公益传播体系,也改变社会公众对图书馆本身的认知度及对公益项目的认可度,使公益项目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研究者在本研究中进行的关于公益传播的优化过程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通过优化传播途径,获得更广泛的影响范围;二是通过创新传播内容,改变单一的活动形式,来吸引更多公众参与;三是通过强化受众关系,使受众与公益双向互动,增强参与度,并且实现客体到主体的转变。社会工作者在改进了传播机制之后,也进行着新的服务道路的开展,找到了更适合传播公益理念,让社会大众将这种公益理念自主自发的传播给更多人;也通过建构更广阔的平台,促使传播功能在更多方面与社会产生交集,并寻求帮助公益项目更好传播、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社会公众介入公益传播机制的视角剖析出,以社会工作相关理论与公益传播理念相结合,做出对社工介入公益项目传播的分析,同时以T公益图书馆的运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具体案例做出深入探讨,总结出从传播内容、传播平台、受众关系、项目人员关联等不同维度出发的传播机制的新策略。社会工作者可以创意设计新的项目活动形式、丰富传播形式,吸引更多的用户、发挥项目与本地资源整合的优势、更加完整传达公益理念与公益精神,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宣传推广及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还为今后社工介入公益项目传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发挥社工在其中的作用,促进公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也为其他地区的个人图书馆等公益项目提供了部分的借鉴与帮助。同样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社工借助不同传播形式、平台发挥作用,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公益宣传之路。
其他文献
跨文化适应是跨文化交际学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全球跨文化语境中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值得展开深入研究。跨文化适应主要指个体进入一种全新的文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包括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容,是一种双向发展的动态过程。当个体离开自身所熟悉的环境而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时,不可避免地面临两种文化体系的碰撞,适应便是剥离与个体融为一体的文化记忆而重建一种秩序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平衡的过
学生的课堂体验是衡量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馈课堂质量的好坏。在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课堂中,学生的汉语课堂体验与学习成效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若能良好把握这种关系,则能够大大提升汉语课堂效果并提高学生的汉语课堂体验水平。本论文基于Ellen Wilkinson小学第二学段全体学习汉语学生的汉语课堂体验与学习成效调查情况,通过SPSS2
分部积分公式的作用是将积分问题化繁为简,从而达到计算目的.通过算例依次探讨了分部积分法的降幂、消去和循环作用,对照这些作用将分部积分问题分为3大类,梳理出分部积分法的使用规则.为了提高分部积分法的运算效率,对分部积分公式做了推广,借助图表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求原函数的过程.通过例题分析表格法的有效性,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提高了计算效率.
近邻分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的十大算法之一.传统的KNN算法常用的距离函数为欧式距离,其缺点是默认不同的特征对分类的作用是相同的.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核的KNN分类算法.本文提出的算法使用的距离函数是基于高斯核的距离函数.该距离函数给样本的所有特征赋予权重,其权重函数是基于高斯核计算.这样得到的距离既考虑了样本与分类之间的关系,又考虑了训练样本的分布对分类的影响.同时,在预测测试样本的
本文选择一个西北民族地区的小城市养老机构作为研究场域,在于机构中多元的社会互动、丰富的文娱活动、企业化的经营模式等特点。机构中的社会互动反映了当前入住机构老人的需求,也一定程度反映出民族地区机构老年照顾的真实现状。笔者通过社会互动视角对KL机构老年照顾进行考察,分析理想照顾与实际照顾之间的差异,发掘民族地区老人养老需求,更好地理解机构照护的内涵并对当前机构老年照顾进行反思。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
本文基于贵州省黎村的田野调查,以人类学的文化传播理论以及传播学的媒体即人的延伸和技术赋权理论为支撑,呈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山村与新媒体相遇的“故事”。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侗族乡村社会已不再“世外桃源”,开始呈现出与现代社会趋同的样貌。传统化外之地的自治体系被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所取代,被完全纳入现代国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被现代化产业链条打破,消费欲望被激发;凝魂聚力的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共生,思想日益
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制度是近年来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研究的热点。辩护率低是刑事辩护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为实现“刑事辩护全覆盖”奠定了基础,是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体制改革”的又一大进步。2017年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制度实施以后,刑事法律援助对象的范围得到扩大,被告人的地位得到提高,但也难以与强大的公诉机关抗衡。因此,需要从立法及司法方面探讨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
部分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常常使法院陷入如下困境:一方面行政行为尽管违法但却牵涉重大公共利益而不能轻易推翻,另一方面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被侵害且必须予以救济,由此便产生了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的局面。此困局的核心问题在于,法院的判决要如何既实现对权利人的救济又在尊重既成事实的基础上维护公共利益而避免资源浪费,而情况判决的创立则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情况判决在我国表现为以《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第
近年来,法院受理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在司法资源有限,当事人迫切需求法院调取有关案件事实之证据时,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制度是解决该司法困境性的有效方法。自上海市第一中院在1996年初次探索,律师调查令制度已在我国有25年初步实践经验。作为我国原创性的证据收集制度,全国各级法院对其不断进行区域性探索和创新。但在各地试点推行中,却发现该制度在适用和程序的设置实施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纰漏,例如律师调查令没有明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