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呈现出了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的局面,突出表现为房地产供求总量、供求结构失衡及房地产价格不合理波动。有鉴于此,依据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房地产价格相对稳定,房地产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基本平衡的客观要求,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协调,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领域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围绕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阐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业的理论依据、现实意义以及调控的机制。通过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提出利用组合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对房地产业进行调控。第二,总结政府调控房地产业的国际经验和教训。通过对新加坡住房制度经验借鉴及美国次贷危机教训总结,提出对我国房地产业调控的启示。第三,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业的效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我国房地产业具有成效,在结构调节和总量调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业的调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会对完善调控机制起积极作用。第四,提出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业的政策建议。在进一步明确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前文所述国外调控的经验教训,提出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的政策建议。在财政政策方面,通过扩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范围、廉租房替代廉价房、完善廉租房制度、完善房地产税制改革、加强对投资投机性住房税款征收等角度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调控机制。在货币政策方面,通过关注货币政策时滞、加强对不动产信用控制工具的运用、完善房地产业风险预警体系等角度进一步完善调控机制。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动态实施调控,发挥组合调控政策效能,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