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体裁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英语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是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并有目的地进行交流的重要方法,也是一项能够客观反映学生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技能。英语课程标准和中考评分标准都对初中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在实际英语写作中教师更注重语言知识,学生的写作状况还不容乐观写作技能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英国斯特林大学的Badger和White(2000)融合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的优势提出了过程体裁教学法,认为写作应包含语言知识、写作目的和语境知识、写作技巧等要素。写作目的、语言知识和语境知识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输入,使学生有话可说,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潜能;写作技巧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过程体裁法强调写作过程,体裁结构和语言特点以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对写作的要求。本研究将过程体裁法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探究该教学法是否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具体的研究问题如下:1.过程体裁教学法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态度和写作习惯有什么影响?2.相比结果教学法,过程体裁法能否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3.过程体裁法对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是否有差异?笔者通过教育实习,以山西省晋城市古矿中学初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班采用过程体裁教学法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对照班采用结果教学法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验工具主要有写作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借助SPSS和Excel软件统计数据,对比结果与过程体裁法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以及过程体裁法对实验班高分组、中间组、低分组学生产生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过程体裁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写作态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与结果教学法相比,过程体裁法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同时,过程体裁法对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是有差异的,对中等学生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因此,研究证明过程体裁法可以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课标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解决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历史类文本是翻译作品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文本,但它的翻译工作并不简单。历史类文本不像文学作品的翻译需要高超的语言功底,也不像科技法律等专业文本需要专业的知识,这类文本整体上更关注信息的传达,史实信息的忠实传达是重中之重。此外,大多数历史类文本具有一定的文学性,需要译者仔细斟酌翻译策略与方法。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语料选自《巨弧》的前两章,在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的引导下,探讨历史类文本的翻译标准与方法。根据赖斯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单个的旅游景区、景点已经很难满足游客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目光放在了旅游目的地的打造上。政府利用自身独特的行政优势开展旅游目的地营销,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地方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增添动力。近年来,临汾市政府有意识地开展旅游目的地营销,在目的地品牌打造、形象塑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政府旅游营销理念制约、旅游营销资源投入不足以及旅游营销创新能力不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社会治理,而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就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其中,如何构建以农村作为基本单位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是当前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得以提升的前提和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也随之产生了剧烈的变迁。虽然以往也有对影响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变迁因素的研究,但仅仅是就某几个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未系统地对农村治理体制变迁影响
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步入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的提出指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变革或优化现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既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具有理论探讨的价值。基于此,本研究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数学“一师一优课”为研究对象,以乔伊斯和韦尔的教学模式研究框架为本文的理
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继提出,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两大政策的实施主体,农民工流动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政策效果。然而,农民工外出务工盲目性较强,倾向远距离流动。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在造成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同时,也引致大城市建设的“虹吸效应”。除此之外,“留守群体”社会问题屡见不鲜。因此,农民工流动关乎城乡经济的繁荣、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亟需各界关注。个人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文学形象的教学内容模糊、教师选取与之相匹配教学方式的意识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文学形象”作为文学作品的核心,对学生精神品格与道德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着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性质。因此,本研究主要以文学类文本中的“文学形象”为研究对象,指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结合“文学形象”的特点来选择适合恰切的教学方式,真正回答“如何教”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编写、出版全国通用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专门机构,出版的语文教材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本文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系统,一方面对选文进行详细梳理,让大家能够清楚地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选文政策变迁的具体阶段;另一方面运用国外先进的政策理论对选文政策的变迁历程作归因分析,为我国人教版初中语文选文的研究提供跨学科的新视角,也为政策的执行者初中语文教师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信息过载”问题日益突出。该问题导致人们获取所需信息的时间和人工成本等大大增加。针对此问题,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个性化推荐。协同过滤
学位
领导干部的作为方式是其履行职能的形式、方法和程序等行为表现,直接关系到行政效率和制度优势,并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当前现实生活中,优化领导干部的作为方式是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吏治难题。本文以基层领导干部作为方式为对象,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一是对基层领导干部作为方式的内涵作出界定,概括出其基本特征;二是依据其作为的主观意向、态度、效率、目标追求以及其行为方式的影响,将领导干部的作为方式归纳为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