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建永定桥水库位于四川省汉源县境内的流沙河上,其任务主要为满足汉源新县城的城市用水、农村移民安置区的生活和灌溉用水,并合理安排渠道沿线农村的生活、灌溉、乡镇企业用水及环境用水。因此,对坝址区水环境进行研究,全面认识其水体水化学特征、重金属污染特征和其他污染特征,并提出保护措施,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水文地质调查与水文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揭示了拟建永定桥水库坝址区地下水系、天然水化学学特征、重金属含量特征和三氮污染水平,并对坝址区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得到以下结论:(1)坝区地下水可划分为几个水系:左岸的泰山石沟地下水系、Ⅰ号沟地下水系、Ⅱ号沟地下水系、飞水沟地下水系;右岸的永定桥-鱼洞沟口地下水系、鱼洞沟断层破碎带地下水系。(2)坝址区地表水体pH值变化范围为7.5~8.6,地下水pH值在6.4~8.4之间。水体在天然水的pH值6~9正常范围内,呈中性偏碱。水体温度4月变化在7.2~12.0℃范围内,由pH值与温度相关性得知可从温度来判断水体是否可能已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水体常量组分特征显示,该地区水体的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型为主,个别采样点为SO4·HCO3-Ca型和HCO3·SO4-Ca·Mg型。该区水体阳离子主要为Ca2+、Mg2+,其离子摩尔当量百分数平均值分别为65.5%、25.5%;阴离子主要为HCO3-,当量百分数平均值为71.3%。坝址区水体矿化度变化范围为52.31~337.6mg/L,多数属矿化度较低的相对低矿化度水。从水体中各种离子与矿化度的相关性来分析,研究区水体矿化度的升高主要是由Ca2+、Mg2+、HCO3-离子含量的影响,其次SO42-也是各水体中的含量普遍较高的离子,K+、Na+对于矿化度贡献不大,表明区内地下水化学组分形成主要与区内主要出露地层岩性相关。(3)坝址区水体的水化学特征主要受白云岩、灰岩溶滤作用的影响,有些采样点还受含黄铁矿地层氧化作用的影响。同时地下水水动力条件、蒸发岩溶滤、土壤中的Ca营养元素的溶出对水体也有一定的作用。除了地层、地下水动力条件因素外,农业生产和频繁的人类活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4)坝址水体区重金属元素(Pb、Cu、Cd、Fe、Mn)研究表明,采样点中除了Pb大部分处于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外,其他重金属含量都较低,无论地表还是地下水,均等于或低于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其中Pb的含量范围为0.009-.021mg/L,Cd的含量范围为0.001-0.005mg/L,为相对含量最高的两种。(5)坝址区水体硝酸盐氮含量(以N计)变化范围为0.628~1.747mg/L;亚硝酸盐氮除H7和Q8号样品外,其他采样点均为未检出。除个别点外,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均低于国家Ⅰ类水质标准。氨氮浓度除H17、H18、Q1和Q3号样品为未检出外,其余采样点变化范围为0.009 mg/L~0.466mg/L,均低于国家Ⅲ类水质标准。(6)综合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源地水环境现状,划分水源保护带,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