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仲籽油(Eucommia ulmoides seed oil)是一种优质木本油料资源,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66%,是目前发现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植物之一,具有降低血脂、抗血栓、抗炎、抑制癌症的发生及转移、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生理功能,有极大的的开发利用价值。但由于不饱和脂肪酸易在杜仲籽油加工及贮藏过程中与氧气发生反应,导致杜仲籽油中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等营养成分遭到破坏,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为提高杜仲籽油的稳定性,改善其水溶性低及化学稳定性差等不足,本实验将杜仲籽油制备成脂质体,旨在延长其储藏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在肠道缓慢释放,提高生物利用度。本实验的开展为功能性油脂载体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为杜仲籽油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1.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杜仲籽油脂质体,以包埋率为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杜仲籽油脂质体的最优制备工艺为:大豆卵磷脂与β-谷甾醇质量比为3.1∶1,大豆卵磷脂与杜仲籽油质量比为4∶1,吐温-80添加量为20%,PBS缓冲液pH为6.9,超声时间为13 min,超声功率为180 W。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杜仲籽油脂质体外观平滑完整,呈准球形,包埋率为(75.26±1.58%),平均粒径为(171.85±1.41nm),PDI为(0.219±0.042),Zeta电位为(-19.3±1.56 m V),且有较好的粒径分布和稳定性。2.研究了杜仲籽油脂质体的冻干工艺,以冻干后样品外观、再分散性及复水后包埋率为指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预冻温度为-50℃,预冻时间为12 h,干燥时间为36 h,冻干保护剂为甘露醇,甘露醇与磷脂质量比为8∶1时,杜仲籽油脂质体冻干效果较好,包埋率为(72.40±1.46%)。TEM观察复溶后的杜仲籽油冻干脂质体外观呈现准球形,颗粒大小分布较为均一,较为规整。SEM观察杜仲籽油冻干脂质体表面光滑,呈不规则形状。杜仲籽油冻干脂质体的粒径、PDI、Zeta电位分别为(389.67±4.81 nm)、(0.255±0.013)、(-22.62±1.66 m V),表明经冷冻干燥后杜仲籽油冻干脂质体有较好的粒径分布及稳定性。储藏稳定性实验表明,4℃、25℃储藏有杜仲籽油冻干脂质体较好的储藏稳定性。3.探索了杜仲籽油脂质体的释放机制,发现采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杜仲籽油释放的相关系数最高,其中杜仲籽油脂质体的一级拟合方程为Q=54.930(1-exp(-0.4521t)),R~2=0.9046,杜仲籽油脂质体中的释放主要是由扩散控制机制决定的,释放以Fick扩散机制为主。经模拟胃肠道模型发现,杜仲籽油脂质体游离脂肪酸释放率明显大于乳液对照组,分别为(69.42±1.86%)和(57.84±2.44%)。杜仲籽油脂质体在模拟唾液、胃液阶段,体系发生聚集,粒径变大,Zeta电位减小;在模拟肠液阶段,体系发生脂解,粒径减小,Zeta电位增加。杜仲籽油脂质体生物利用度为(63.48±2.57%),显著高于对照组(51.96±2.43%)(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