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并分析本中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69例临床疗效,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20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9例。男性41例,女性28例,中位年龄29(15,52)岁。其中B-ALL49例,T-ALL20例。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0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2月(3~103月)。移植前疾病处于完全缓解64例(CR159例,≥CR2 5例),NR 5例。移植前伴有髓外浸润的2例。疾病确诊至移植的中位时间为5(1-50)月。PBSCT 61例,BM+PBSCT 8例,HLA全合移植31例,亲缘单倍体移植38例。预处理方案以m BU/CY±ATG 49例,以TBI/CY±ATG20例。所有接受allo-HSCT的患者均予Cs A+MTX+MMF预防GVHD。统计造血重建情况、GVHD及总生存率,并对可能影响ALL患者OS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采用中位数(25%,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移植患者的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估算,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P值小于0.2的纳入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69例患者均成功植入,B-ALL及T-ALL患者中性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1(11,13)d、12(11,13)d,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11,14)d、12(12,13.5)d;两组患者粒系、巨核系植入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D及HID组中性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1(10,12)d、12(11,13)d,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11,13)d、13(11,14)d,两组患者粒系、巨核系植入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69例接受HSCT的患者中,共29例患者发生a GVHD,累积发生率为42.0%,I~Ⅱ度、Ⅲ~Ⅳ度a 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89.7%、10.3%;8例患者发生c GVHD,累积发生率为11.6%。B-ALL与T-ALL组中I~Ⅱ度和Ⅲ~Ⅳ度a 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40.1%vs30.0%、4.1%vs5.0%,两组I~Ⅱ度和Ⅲ~Ⅳ度a GVHD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B-ALL与T-ALL组c GVHD发生率分别为12.2%、10.0%,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SD组与HID组I~Ⅱ度和Ⅲ~Ⅳ度a 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22.6%vs50.0%、0%vs7.9%,两组I~Ⅱa GVHD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5),而Ⅲ~Ⅳ度a GVH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D与HID组中c 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12.9%、1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9例接受HSCT的患者中,移植后合并CMV、EBV、多瘤病毒感染率分别为26.1%、17.4%、5.8%。B-ALL与T-ALL组移植后合并CMV、EBV、多瘤病毒感染率分别为24.5%vs30%、12.2%vs30%、6.1%vs5.0%,以上病毒感染两组间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SD组与HID组移植后合并CMV、EBV、多瘤病毒感染率分别为29.0%vs23.7%、16.1%vs18.4%、6.5%vs5.3%,以上病毒感染两组间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69例接受HSCT的患者中,移植后合并HC发生率为24.6%,B-ALL与T-ALL组移植后合并HC发生率分别为28.6%、15.0%,两组间比较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MD组与HID组移植后合并HC发生率为32.3%、18.4%,两组间比较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69例接受HSCT的患者中,移植后合并肺部感染率为46.4%,B-ALL与T-ALL组移植后合并肺部感染率分别为51.0%、35%,两组间比较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MD组与HID组移植后合并肺部感染率分别为38.7%、52.6%,两组间比较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随访期末allo-HSCT治疗ALL的OS、DFS分别为78.3%、65.7%。6.allo-HSCT治疗B-ALL及T-ALL的3年OS、DFS分别为70.9%vs84.0%、67.3%vs64.6%,两组OS、DF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400,P=0.527)。allo-HSCT治疗ph+ALL及ph-ALL的3年OS、DFS分别为81.3%vs84.9%、68.8%vs79.2%,两组OS、DF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803,P=0.423)。7.allo-HSCT治疗MD及HID组3年OS、DFS分别为67.7%vs86.8%、67.7%vs63.2%,两组OS、DF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97,P=0.562)8.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WBC数、确诊至移植时间是影响ALL患者O S的重要预后因素。结论:1.allo-HSCT治疗成人ALL患者,MSD与HID组I~Ⅱ度a GVH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B-ALL与T-ALL3年OS、DFS无显著性差异。3.初诊WBC数、确诊至移植时间是影响ALL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