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桩承台体系抗震能力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高桩承台体系,探讨其抗震能力改善的可能途径。围绕这个目标,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介绍了推倒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以及在进行推倒分析前要做的准备工作。 2.在阐述了能力谱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的基础上,比较了五种不同的改进能力谱方法在计算原理和实施步骤上的差异,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剖析。然后,用这五种能力谱方法分别对9个中短周期的梁桥纵桥向的简化模型进行6条地震波下目标位移的估计,并以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为标准,比较了这五种方法的计算精度。结果显示,前三个短周期体系方法的误差离散性比较大,周期大于0.65s后的误差基本稳定在±30%以内,使用非弹性反应谱的方法计算结果误差在±30%以内的个数多于对应使用弹性反应谱的方法,此外,精度较好的两条波,对应反应谱加速度峰值较小,且附近加速度变化较平缓。 3.针对高桩承台体系质量主要集中在墩项和承台的特点,近似认为侧向力只分布在这两处地方,然后对该侧向力作用下体系的墩顶位移和基底剪力进行了静力计算,发现在体系一定的情况下基底剪力与墩顶位移的比值同承台处侧向力与墩顶处侧向力的比值呈单调增加的函数关系。接着用4个高桩承台体系的模型,对常见的几种侧向力分布模式作了比较,发现在高阶振型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几种模式均低估了承台的惯性力作用。鉴于此,根据前面的静力分析,以及推倒分析能力曲线和时程分析能力曲线均有线弹性段的特点,使两者的弹性段斜率相等,据此确定出一新的侧向力分布模式。然后用一漂浮体系斜拉桥的高桩承台体系的模型对该新模式进行了验证,发现推倒分析结果同时程分析的结果比较吻合。此外,也用能力谱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地震位移响应的估计,发现控制点的选取对其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4.从理论上得出了判断塑性铰出现顺序的指标,并利用推倒分析对高桩承台体系抗震能力改善的可能途径进行了探索。发现,若指标小于1,属于桩破坏,有改善必要,通过增大边桩的屈服弯矩可以提高其抗震能力;若指标大于1,属于墩破坏,没改善必要。此外,针对改善的现实可行性,取直径1m的桩为例,通过改变其材料特性、配筋特性,比较屈服弯矩的差异。发现屈服弯矩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说明上述改善办法可行,据此提出高桩承台体系抗震能力改善的一般过程。然后以一漂浮体系斜拉桥的高桩承台体系的模型为例,进行具体的改善过程,发现能力有较大的提升。
其他文献
本课题进行被动减震技术领域中的结构顶部隔震减震体系研究,为省基金项目(20051053)课题内容。其利用结构自身的顶部作为TMD质量块,并用叠层橡胶支座和摩擦阻尼器设置在建筑物
斜拉桥是一种结构轻盈、跨越能力大的桥型,它随着高强混凝土、高强钢丝和有限元分析技术的发展,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牵索挂篮施工技术以其独特的力学性能和优良的
场地土地震反应分析是城市地震区划、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和结构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涉及土层下卧基岩输入地震参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空气冷凝器支架结构系统是空冷岛主要和重要的支撑结构,该结构系统上部为交叉钢桁架,下部为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管柱,属于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其特点是结构跨度大、高度大、上
本文首先论述了群桩基础的研究方法、计算理论和研究现状,并给予了综合评述,然后针对目前超长群桩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之间存在的问题,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①对现有群
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钢结构住宅具有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好、建筑造型美观、抗震性能优越等特点,得到了设计人员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与此同时,钢
可靠度灵敏度分析可以给出基本随机变量的变化对失效概率的影响,对基于可靠度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本文在以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可靠度灵敏度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钢筋混
在给水与废水处理系统中,混凝工艺是运用最普遍的关键环节之一,混凝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单元过程的运行工况、处理费用及最终出水水质。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对水处理混凝
芯墙—并联剪力墙结构是当今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型式。本文利用半解析法对该结构分别进行了静力与自由振动分析。本文把芯墙—并联剪力墙结构近似看成一个悬臂结构,推导出芯墙
带高位型钢混凝土转换层建筑结构是一种竖向不规则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形式,结构受力机理复杂,设计难度大。目前,学术界和工程界对型钢混凝土(SRC)转换结构的研究尚嫌不足,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