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复合式牵索挂篮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3572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拉桥是一种结构轻盈、跨越能力大的桥型,它随着高强混凝土、高强钢丝和有限元分析技术的发展,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牵索挂篮施工技术以其独特的力学性能和优良的经济指标成为混凝土斜拉桥施工中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如何设计更加高效的挂篮、如何确定更合理的牵索方案成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难题和热点。 目前国内、外对斜拉桥施工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施工方法研究、斜拉索索力调整及施工控制上,关于斜拉桥牵索挂篮及其在斜拉桥施工中的运用研究的较少。研究牵索挂篮在斜拉桥施工中的工作状态,对斜拉桥施工方案优化及牵索挂篮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混凝土斜拉桥牵索挂篮施工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广东高赞大桥的牵索挂篮设计施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计算研究。以高赞大桥复合式牵索挂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力学模型上分析了牵索挂篮的受力原理,牵索方案,及牵索挂篮设计的控制因素;通过有限元程序建立空间计算模型,模拟挂篮施工全过程,分析了复合式牵索挂篮在施工各阶段的受力状态,各主要构件的变形及应力变化:通过与现场实测值的对比分析,用以校正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其次,对影响挂篮施工过程仿真分析计算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通过挂篮单独模型与嵌入主梁的联合模型的对比计算,分析不同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以确定主梁、主塔、挂篮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后,在高赞大桥复合式牵索挂篮的基础上,根据现有长平台牵索挂篮及复合型短平台牵索挂篮两种不同牵索挂篮的受力原理,通过有限元空间对比分析,提出了优化设计和改进方案,并引入模块化和系统化设计思想,提出了进行模块化牵索挂篮设计的构思。 本文结合上述现有各种牵索挂篮的受力特性及模块化设计思想,提出复合式牵索挂篮的改进方案,其研究成果可以为斜拉桥牵索挂篮设计、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控制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采用损伤力学理论,研究钢筋混凝土拱结构在准静态加载过程中的损伤破坏过程。混凝土材料是一种拟弹脆性材料,其损伤破坏过程可近似看成是弹性损伤问题。基于弹性损伤普遍理论
膜结构是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空间结构形式,它由膜材、索和支撑体系共同构成。膜结构以其独特的造型、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以轻盈、美观、施工速度快、可实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使得城市人口数量激增,社会资源过度集中。同时,由于城市地面空间有限,容
土木工程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在环境中各种载荷的作用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埋下隐患,造成事故。因此,对结构的损伤进行安全评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结构的动态特定对结构进行
在服役结构的监测与安全性评价中,考虑抗力随时间变化的时变可靠性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其分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对结构安全性评价的最终结果,这将决定工程结构,
学位
近年来,随着钢结构建筑的迅猛发展,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开洞梁在结构中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对于此类构件,目前国内相关
由于缺乏可靠的长周期地震动记录,使得设计反应谱在长周期段的取值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高层建筑结构的周期长,遭遇长周期地震作用时,往往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破坏。国家《
在桥梁的健康监测系统中,桥梁结构的损伤识别工作至关重要。目前,基于时域振动信号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基于时域法的损伤识别方法包括扩展卡尔曼滤波和最小二乘
本课题进行被动减震技术领域中的结构顶部隔震减震体系研究,为省基金项目(20051053)课题内容。其利用结构自身的顶部作为TMD质量块,并用叠层橡胶支座和摩擦阻尼器设置在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