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在这一大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发生气象灾害的频率显著增加,危害程度也显著增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建立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可以保证防灾减灾和灾后救援措施及时有效执行,高效率地进行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探讨了黑龙江省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的构建,试图为黑龙江省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从管理学层面为我省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的完善做实用性探索。  本文以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建构论文体系。本文共分四章论述进行论述:绪论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相关概念,并分析研究了国内外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现状;第二章介绍了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加拿大冬季暴风雪气象灾害应急服务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了我国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系统地阐述了黑龙江省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我省构建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过程中业务体系运行、法律法规建设及应急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提出了黑龙江省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的框架,并介绍了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框架内的三方面内容,即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保障部分、应急服务指挥系统及应急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三个方面。
其他文献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极为普遍,由其带来的危害更令人担忧。根据调查,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其原因主要有:一是部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思想不够端正,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来都是分数至上,忽视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有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他们听课时接受能力较差,做作业就像做苦力,一提到学习就头疼,已形成一种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历史赋予学校教育的光荣使命。那么,如何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 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榜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流程,考虑教学环节,运用教学手段,从而真正作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社会发展己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更是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多发时期。突发公共事件一旦控制、解决不力,会极大破坏改革开
当前,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多、经费投量大,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经费投入,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及严密的制度来约束,基建财务管理状况将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对基建财务的管理情况、管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加强对基建经费的控制,提高基建经费的使用效益。基建经费开支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加强对工程建设各个关口的管理,就等于管住了基建经费。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严把决策
一、自学新知:(这一环节由开始的10分钟,逐渐过渡为2分钟)  自学新知是基础。抓好预习环节,课堂上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敢于交流,敢于提问。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  对刚接触自学的学生先是由教师指导自学,教师设计自学提纲,再逐步过渡为学生独立自学,自己拟定自学提纲;先是由课堂完成自学再逐步过渡为课外自学。  (一)自学提纲拟定原则:  1.操作性:问题不易过大,应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粮食核心产区,农业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粮食生产与供应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强调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是信息时代中学生必须具有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而培养学生具有这种素养和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项任务。因此必须研究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施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发展迅速。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
摘要:新基建被赋予对冲疫情影响的厚望,本文首先对新基建的内涵进行阐释,从短期刺激与长期供给、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投资领域、投资主体四个方面分析新旧基建的区别,突出新基建是当前稳投资、稳增长的现实需要,并统筹地看待新旧基建的关系,稳增长的重担仍将落在新基建中的补短板领域以及传统基建的肩上,然后从安徽实际出发,分析安徽新基建的着力点。  关键词:新基建;稳投资;稳增长;安徽  2020年,稳投资仍是我国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所有制结构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创业的观念深入人心,创业的实践正在开展。近年来,以创业团队为形式的创业已经成为了创业实践的主流,并成为了改革开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