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更新设计研究——以唐山南新道住区更新为例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近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城乡面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们用日新月异来惊叹的同时,推倒重来式的建设越来越受到质疑,许多曾经活跃的街区退出了历史舞台,市井商业和文化也被抹煞。   住区更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我国加速城市化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文以唐山南新道住区更新项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这是一片旧城平房区的改造更新,涉及唐山特殊的地质条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其总体目标是结合城市发展目标的土地功能置换,并形成南湖经济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通过全面深入的现状评价和分析,制定出基于保护的南新道住区更新策略,以实现区域的振兴。基于该项目的研究,反思当今的城市建设,包括设计、管理等各方面问题,以期在当今的城市住区更新中引起更多的重视与思考。   本文在以下方面作了积极探索:(1)为适应城市化的发展现实,尝试从城市发展和街区再生的角度对课题进行研究;(2)借鉴国内外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住区的社会生活结构的延续和良性发展给予重视;(3)通过对南新道住区更新课题的具体分析,探索传统工业城市住区更新的思路和方法。一座城市在更新与建设中,必须找准自己的特色,珍视自己的文化,才能实现长远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国从1999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至今已经15年。在这期间中国老龄人口迅速增长,人口银发浪潮迅速冲击中国各个城市和乡村。在此背景下,中国城市应该以何种姿态面对老龄化社
均衡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均衡现象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并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所认知。均衡在建筑设计中也尤为重要,它是衡量建筑美观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控制建筑形式
全球旅游的蓬勃发展使得旅游业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在中国,风景地区的旅游发展带动了相邻旅游小城镇的经济增长,然而旅游小城镇同时也产生了特有的社会与空间问题,风景地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以机械设备为主要方式通过能源的消耗解决了建筑室内环境舒适的问题。但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匮乏,不仅让人们感到归属感的缺失,也丧失了与自然属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区建设己经从满足简单的居住逐步向小康型转化。在现代住区建设中,能否再现传统社区那种礼乐相成、几代人共享天伦的景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保障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设施,其作为我国主要居住形态一居住小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界取得了空前的大发展,但在发展背后仍然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本体与表现的分离是问题共同的作用特征,也是当前建筑创作需要解决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竞赛和实施方案所引发的争论之中,建筑的“中国性”问题是全社会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认为,从建筑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产生肇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资本的流动性模糊了国家的界限,城市经济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角,城市陷入了全方位的竞争。各大城市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向外扩展城市空间、向内整合城市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