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光合反应中心原初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2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植物将所吸收的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粮食、能源和臭氧层保护.对体系不同结构层次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是该文的创新点之一.我们着重研究了反应中心各色素分子的电子结构,并据此对原初电子转移的机理进行探讨.这是该文不同于一般文献的研究视角.该文首先用重叠二体近似(Overlapping-Dimer Approximation)和扩展负本征值因数计算方法(Extended Negative Factor Counter Method )结合的ODA-ENFC量子化学方法对紫色光合细菌Rb.sphaeroides中蛋白质L链及M链的电子结构及其对体系电子转移的影响作了探讨(第三章).有关该文的计算方法则在第二章中做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基于用QM/MM方法优化的X-射线晶体结构,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Rhodobacter(Rb.)sphaeroides(第四章)及Rhodopseudomonas(Rps.)viridis(第五章)等两种紫色光合细菌光合反应中心的光致电子转移机理进行了探讨等.
其他文献
液/液界面电分析化学是介于传统的电化学和化学传感器之间的一个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分支,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界面上的电荷转移反应以及伴随发生的相关的化学反应.该文简要地回
特定拓扑结构和功能分子体系的组装为功能材料和生物体系模拟奠定了极重要的基础,在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该论文通过控制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配位构型,使分子
在论文的第一部分,叙述了中国中药分析的现状,综述了固相萃取的发展、原理、方法、操作以及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并对中药分析中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作了比
该论文深入研究了半晶聚合物和快速淬冷非晶聚合物中分别由于结晶相和内应力的存在而形成的受限非晶相不同于一般聚合物中自由非晶相的特性,并对生物性嵌段共聚物中软链段对
该论文首次采用微波辐射法(MRM)合成了以MS(M=Ca,Sr)为基质,无机离子掺杂的一系列红、绿色长余辉荧光体,其中以红色长余辉荧光体的研究为主.
刘长有从事水彩画教学与创作五十多年,默默耕耘,矢志不渝,在水彩画实践与创作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原中央工艺美院副院长阿老评其画为:“刘教授的作品色彩丰润透明,水润精妙,
在肿瘤治疗中常配合使用中药以提高疗效以及延长肿瘤病人的远期生存率,但是由于中药自身结构性质上的缺陷,一些中药在抗肿瘤应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蟾毒灵、鸦胆子油和黄芩
该论文研究了新型茂金属催化烯烃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在第一部分工作中,采用平行板流变仪对茂金属聚乙烯共混物以及茂金属聚乙烯和传统聚乙烯共混物熔体流变行为和
该论文在实验上和理论上研究了多原子分子在中等强度(10~10W/cm)的飞秒激光场中的解离行为的这一新现象.利用飞秒激光放大系统产生的波长800nm,脉宽80飞秒,强度为10~10W/cm的激光
本文合成了6种1-烷基-3-甲基咪唑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酯(Cnmim-AOT,n=2,3,4,5,6,7),采用电导法,密度法,荧光光谱法,动态光散射法,核磁共振法和透射电镜法研究了Cnmim-AOT的聚集行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