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烷基-3-甲基咪唑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酯的合成及聚集行为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69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合成了6种1-烷基-3-甲基咪唑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酯(Cnmim-AOT,n=2,3,4,5,6,7),采用电导法,密度法,荧光光谱法,动态光散射法,核磁共振法和透射电镜法研究了Cnmim-AOT的聚集行为及热力学性质。  (1)采用电导法,密度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C4mim-AOT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得到了电导率,表观摩尔体积和微观极性(I1/I3)随C4mim-AOT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浓度的变化,C4mim-AOT在临界聚集浓度(CAC)后形成了胶束和囊泡,随着浓度进一步的增大,在两倍CAC处(C2)聚集体结构发生了转变。核磁共振法对C4mim-AOT质子的化学位移变化的研究显示,两倍CAC处的结构转变是由咪唑阳离子的烷基链渗透进聚集体中所致。  (2)研究了新合成的表面活性离子液体1-烷基-3-甲基咪唑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酯(Cnmim-AOT,n=2,3,5,6,7)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采用电导法,荧光光谱法,表面张力法得到了临界聚集浓度和标准吉布斯自由能△G0m,结果表明,随着阳离子中烷基链长度的增加,Cnmim-AOT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更容易自聚。分析CAC,△G0m,反离子结合度(β)和CAC之后微观极性(I1/I3)随咪唑阳离子烷基链长的变化表明,当咪唑阳离子烷基链长度大于4时,咪唑阳离子渗入聚集体中导致聚集体结构发生了改变。1HNMR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机理。
其他文献
该文是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素米洛培能及其关键中间体,手性中间体(+)MAC,紫杉醇支链中间体的工业化合成工艺研究.工业化合成工艺的研究不同于实验室的研究,工业化研究要考虑合成
液/液界面电分析化学是介于传统的电化学和化学传感器之间的一个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分支,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界面上的电荷转移反应以及伴随发生的相关的化学反应.该文简要地回
特定拓扑结构和功能分子体系的组装为功能材料和生物体系模拟奠定了极重要的基础,在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该论文通过控制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配位构型,使分子
在论文的第一部分,叙述了中国中药分析的现状,综述了固相萃取的发展、原理、方法、操作以及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并对中药分析中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作了比
该论文深入研究了半晶聚合物和快速淬冷非晶聚合物中分别由于结晶相和内应力的存在而形成的受限非晶相不同于一般聚合物中自由非晶相的特性,并对生物性嵌段共聚物中软链段对
该论文首次采用微波辐射法(MRM)合成了以MS(M=Ca,Sr)为基质,无机离子掺杂的一系列红、绿色长余辉荧光体,其中以红色长余辉荧光体的研究为主.
刘长有从事水彩画教学与创作五十多年,默默耕耘,矢志不渝,在水彩画实践与创作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原中央工艺美院副院长阿老评其画为:“刘教授的作品色彩丰润透明,水润精妙,
在肿瘤治疗中常配合使用中药以提高疗效以及延长肿瘤病人的远期生存率,但是由于中药自身结构性质上的缺陷,一些中药在抗肿瘤应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蟾毒灵、鸦胆子油和黄芩
该论文研究了新型茂金属催化烯烃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在第一部分工作中,采用平行板流变仪对茂金属聚乙烯共混物以及茂金属聚乙烯和传统聚乙烯共混物熔体流变行为和
该论文在实验上和理论上研究了多原子分子在中等强度(10~10W/cm)的飞秒激光场中的解离行为的这一新现象.利用飞秒激光放大系统产生的波长800nm,脉宽80飞秒,强度为10~10W/cm的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