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康复机器人轨迹跟踪的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f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卒中患者数量飞速增长,多数患者临床上伴有偏瘫症状。应用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不仅能使其受损伤的大脑得以恢复,而且可以克服传统康复治疗手段的诸多弊端,使康复训练过程更加高效。现有的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中,执行层控制器多数采用PID控制,对于强耦合、强非线性的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存在抗干扰性不强、对建模精度要求较高等问题。本文以五自由度上肢康复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上述问题,将预测控制方法应用到其轨迹跟踪控制中,并使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理论中的动态线性化方法对其进行了改进。首先,对本文研究对象五自由度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结构和模型进行了研究,推导了其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其次,给出了上肢康复机器人基于线性化的预测控制器设计方法。以经过离散线性化的动力学模型作为预测控制的预测模型,研究上肢康复机器人的预测控制算法,设计预测控制器。然后,结合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对预测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上肢康复机器人无模型自适应预测控制的整体控制方案。利用该理论中的动态线性化方法得到上肢康复机器人人机交互系统的离散动态线性化模型,以此模型作为预测控制的预测模型,推导了参数矩阵的估计算法和预报算法,得到了滚动优化的最优控制律求取方法,并且验证了本算法的稳定性。最后,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分别在理想状态和干扰状态下对上肢康复机器人不同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它们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比表明改进后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的控制精度高且抗干扰能力强。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并购市场高潮迭起,并购数量和并购总金额都在节节攀升。并购次数与金额的不断扩大的同时,一些企业在一段时期进行多次并购的情形也不断增多,连续并购现象不断涌现。海南航空作为航空业中并购的典型企业,这几年通过连续并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航线资源,巩固航线枢纽,增强竞争力。但是太过频繁的并购促使海南航空快速发展,却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资金链断裂风险、并购整合失败风险等,那么海航控股的连续并购的绩
自旋电子学和有机半导体的相互结合与拓深,已使得有机自旋电子学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研究领域。一方面,在自旋电子学中,自旋自由度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微电子学的研究内容,这类新器件不仅利用电荷特性,同时利用载流子自旋输运来传递信号;另一方面,对于有机半导体而言,它们在高的结构灵活性、低的生产成本以及大面积制造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特别的是,从物理上讲,有机半导体的自旋轨道耦合和超精细相互作用较弱,使得自旋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高,线上交易模式正在逐步代替传统的线下交易模式,成为主流的交易方式。电商系统作为线上交易的平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新时代下用户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电商系统业务功能日益复杂,传统的单体架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网站未来的发展需要。微服务架构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通过将业务模块细化拆分,把原来难以复用的业务模块封装成多个微服务模块,每个服务
学位
学位
Cartan矩阵是结合代数表示论中用于研究代数整体维数的重要方法,在代数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Cartan矩阵作为代数的导出不变量,一直是数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Gabriel定理指出,任何一个有限维代数都可以用箭图和允许理想来实现。Dynkin型(An,Dn,E6,E7,E8)箭图和Euclid型((?)n,Dn,E6,E7,E8)箭图是代数表示论中的两类基本箭图。本论文主要研究Euclid型
随着便携式/柔性智能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一些可植入、可穿戴的柔性电子设备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这些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能够用于医学诊断,健康检测,增强人体感知能力,仿生机器人或者人造仿生假体上,真正实现“带电身体”,建立体-电界面,旨在转变传统的医疗模式或者通过先进的设备技术来模拟人类感知。感官是生物体得到外界资讯最主要的通道,就人类而言,包括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口腔的味觉,鼻子的嗅觉和皮肤的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日益成熟,各行各业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愈发紧张,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成为制约教育行业教学水平提升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教学管理工作涉及的工作量大、数据多、过程繁杂,将教学管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教育信息化”的概念被提上了日程。针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不少学者都提出了互联网+教
电卡制冷,作为适应节能环保需求的新一代制冷技术,在能量利用率,工作可靠性,以及单位面积制冷成本,应用场景等方面,具有传统气体压缩制冷无可比拟的优势,有望在未来的制冷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现有的电卡研究材料,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铁电陶瓷制作工艺成熟,生产成本低廉,但是其耐击穿场强较低。聚合物薄膜可以承受极高的外加电场,但是其体积有限,单个周期内的转移的制冷量有限。总之,电卡材料是否具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