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主义建构道德如何可能——斯坎伦伦理思想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r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在当代西方哲学界负有盛名的美国伦理学家托马斯·斯坎伦(Thomas Scanlon)的道德契约主义的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斯坎伦是罗尔斯之后非自利道德契约论的当代继承人。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把社会契约论传统看成是道德哲学的一部分,没有在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之间作出区分。他后期关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如何长治久安的问题,从而走向纯粹政治层面;斯坎伦则关注正义社会、正义制度的伦理基础,从而走向纯粹伦理层面。在斯坎伦看来,从伦理层面,应该关注的是“我们彼此之间负有什么义务”,也称为“道德正确和道德错误”,这是道德的核心部分。因为,如果我们承认社会公共生活不可避免,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必然。应该如何与他人交往呢?我们应该正确地行动避免错误地行动。我们的行动需要受到原则规范的约束和指导,它们是自由、平等、理性的个体在知情的、不被强迫的条件下达成的一致协议;只要我们都意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和优先性,把“向他人证明我们行为的正当性”当成道德的动机,那些原则就不可能被合理地拒绝。
   在本文中,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为了建构一个对现实的道德生活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道德理论,斯坎伦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康德、哈贝马斯和罗尔斯从形式实践合理性推导道德原则的传统,转而求助于实质性的理由。以实质性的理由为基础存在两个困难:一是需要反驳休谟论者把欲望作为行动起点的观点,说明理性何以能够激发一个行动;一个是理由并不具备理性的那种普遍性,反而是琐碎杂多的,如何能够据此形成一个具有普遍有效性的道德原则,从而为我们的行动辩护?笔者认为,斯坎伦立足于实践推理的程序实在论,能够解决理由的辩护力和动机力问题,给他的道德契约主义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性基础。并且,通过理由,他能够把道德与价值两个领域有机地统一起来。
   要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是,斯坎伦自称其理论是契约论的。因为他认为我们的道德原则是人们一致协议的结果。但同时,他又认为,原则的合理性是人们各自理由相互竞争的结果。那么,他的理论究竟是建构主义的还是契约论的?或者契约主义只是一个备用工具。进而,斯坎伦是要建构道德原则,在没有契约之前道德应该是不存在的,但他的缔约方还具有一些基本的道德因素,这有循环论证的嫌疑。为斯坎伦的观点进行了辩护,提出协议是道德原则建构的第一个阶段,而合理拒绝是第二阶段;只有经过了检验的原则才能够成为指导、规范我们行动的原则。在规范伦理学的意义上,在道德证明的前提上预设某些基本道德要素,那些预设是被正常的理性人普遍承认的,这完全是可允许的。
   要关注的第三个问题是:有批评者认为,任何契约论的推理模式都预设了基于能力的精英性行动主体。低于这个能力层次的个体或者群体不可能享受到道德的关怀。然而,人类中的“能力不足者”显然应该享有道德关怀。因此,契约主义的道德范围观点必定是反事实的。在这部分澄清了“道德范围”概念,认为斯坎伦的契约主义通过委托概念能够有效地把“能力不足者”纳入其范围。通过委托概念,甚至有望把道德范围进一步加以扩展,从而打通广义道德与狭义道德之间的区分。
   相信,这三个问题是斯坎伦的道德契约主义的关键性问题。能否回答这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决定了斯坎伦道德契约主义的成败。总体而言,斯坎伦给出了尚算合理的回应。结论是,斯坎伦用契约主义建构道德是可能的。但由于他坚持一种纯粹理性主义的立场,削弱了道德理由的实践意义;由于他坚持伦理的社会视角,导致了其结论只能限于一些底线性的道德原则。这些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其他文献
“知识论证”关注的是感受质问题,它旨在证明关于意识经验的感受质是物理主义所不能解释的。它自20世纪80年代初由Frank Jackson提出就一直是西方心灵哲学中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热烈争论的问题。意识经验的现象性或感受性特征,在“感受质”这个概念引起哲学家的注意之前,虽然已经有哲学家意识到,但是并没有成为他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即使是这个词被引入哲学,进入到C.S.Peirce和C.I.Lewis的
学位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这种解放是将人从一种被“异化”了的生活方式中解放出来,因而人的解放理论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是对人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的解放。人的生活方式与人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意识是密切相关的,这就表明人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观念体系的发展在人的解放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也在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  价值来源于人的需要,人类不停的改造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在对这
学位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过分注重对自然的索取,严重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这种状况的持续使得人与自然的对立空前激化,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生态危机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美国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运用马克思的生态思想,采取解读分析马克思文本的方式,深刻分析了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是造
学位
一种伟大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历久弥新”的思想,一种与“时代”紧密相联的思想,葛兰西政治哲学的主要思想--领导权或文化领导权正是这样一种“伟大”思想,它在我们当代社会掀起了新的研究热潮。之所以人们又“回到葛兰西”,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往往“哲学化”和“非历史化”,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本真意蕴:另一方面,“时代”要求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形式,或者说“时代”要求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固步自
学位
互联网的发展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互联网业的新模式层出不穷,网络社区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系统在其演化发展中延伸出超越地域限制的网络社区,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术界,对于如何定义网络社区一直难有定论。本文认为:网络社区就是互联网范围内的成员或群体围绕特定主题,制定行为规范、行使社区功能的社会集合体。  网
学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无论从理论上来说,还是从学术上、实践上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国家的每一点进步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息息相关,当然,如果处理不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我们的建设和改革事业就会遇到阻碍。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人们才得以了解、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哪些成就和问题呢?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力求在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脉
本报告对先秦至两汉间出现的“哀公问孔”故事进行了跨越家派的整体考察,以“哀公问孔”这一故事新编的发展过程为线索,以《论语》、《庄子》、《荀子》、《韩非子》四个版本的“哀公问孔”为中心,从经学式的注解和故事新编两个角度,揭示了经典思想传播的诸途径及其对思想史的影响,从而展现历史上孔子形象的变化过程及《论语》中孔子的政治思想对诸子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观认为,事物本质及其遵循的规律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事物间内在相互联系过程中生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在先,本质在后,物质世界由此得到自我解释和自我完成。遵循这一研究范式,本文力图通过分析“资本力量”与“文化基因”的互相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过程来解读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生成机制。本文首先考察了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基因与中国关系本位文化基因的生成发展史。其次探讨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现代科学
学位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围绕“马克思如何看待正义”的问题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争论,以艾伦·伍德(Allen Wood)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拒斥正义,以胡萨米(Z.I.Husami)为代表的学者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都能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找到相应的文本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美国学者艾伦·布坎南(Allen E. Buchanan)总体上赞同前者,他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区分为内在批
学位
伴随着后现代社会、消费社会或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后现代政治表现出了一种将所有社会生活和个人存在领域政治化的倾向,即“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一种从宏观政治向微观政治的转向。”现代宏观政治之所以能转向后现代微观政治,源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现代宏观政治理论的内在缺憾及其所投射的阴影为转向微观政治提供了内在的诱因和动力。现代宏观政治的根基——理性和主体(性)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基本假定基础上的,它不仅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