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这就向高校德育尤其是高校德育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高校德育工作在现实中面临效率低下的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如何改变高校德育的现状适应当代社会对高校德育的要求,是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紧迫问题。 本文首先论述时代环境与思想意识的关系问题,揭示建构主体性德育的时代背景即开展主体性德育外在原因及内在动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基本内涵,并分析了开展主体性德育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然后从确立教育过程中角色定位方面;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辩证统一的新价值观方面;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新任务观方面;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辩证统一的新功能观四个方面谈转变德育观念问题。明确了德育的目的在于尊重对象的主体地位;培植对象的主体精神;开发对象的主体能力;塑造对象的主体人格。根据目的重建德育方法体系,指出在德育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最后对德育评价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德育评价中不应从德育的结果来做出评价,应更多的关注德育过程本身并给出了德育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在所有应用问题的论述中,观念的转变在整个主体性德育模式应用中据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