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柯萨基B组病毒(Coxsackie group B virus,CoxB)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致病因素。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必须得到病毒在心肌细胞内复制的证据,由于感染性病毒在心肌细胞内的复制期仅1~2周,要从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组织中检出感染性病毒或病毒抗原都是极其困难的,常用的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测方法已完全不能胜任。病毒性心肌炎免疫病理损伤的机理非常复杂,已知与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T细胞的损伤效应等有关。然而,免疫活性细胞在免疫损伤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等的研究还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关Mo/Mφ及单核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病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作用、神经内分泌系统在免疫损伤中的参与和对免疫活性细胞的调节及作用等等的研究,目前均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三个包含90%Cox B3基因信息的cDNA片段进行重组和分子克隆,制备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斑点核酸杂交法和原位核酸杂交法,应用于CSF、粪便等临床标本和小鼠Cox B3心肌炎及心肌炎、心肌病毒患者组织中肠道病毒RNA的检测,探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病毒性心肌炎病原检测中的实用性。同时,以Cox B3诱导的Balb/C鼠心肌炎为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放射免疫分析、放射配体结合及生物学活性测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