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核心期刊的研究,原本是信息学、图书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主要是用来指导情报部门及图书馆订刊的选刊工作。然而,最近几年,核心期刊研究在我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图书情报部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学术界、期刊界、科研管理及人事职称评定部门,乃至高等教育部门都已将其原本概念扩大,使之等同于质量高的期刊,等同于高质量的论文。并且这种趋势还在愈演愈烈。
作者拟通过国内众多学者对核心期刊的专题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从而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出发,系统研究这个专业领域里高产的专业作者、权威的研究机构、研究的热点与现状,从而为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核心期刊提出一些理论的依据,为核心期刊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参考。
目的:
对1997-2006年我国发表的有关核心期刊研究主题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以了解近十年我国关于核心期刊研究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研究存在的问题。
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1997-2006年关于核心期刊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及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该专题的文献数量及年代变化、论文作者合作度、合作率、活跃作者、多产机构、期刊分布、地区分布、基金资助及研究主题变化等。
调查了国内75所教育部直属院校对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是否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情况。
结果:
1.1997-2006年核心期刊研究年文献产出概况1997-2006十年间,关于核心期刊研究的记录536条。文献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年文献量与年度呈直线相关关系。
2.作者分析
2.1作者合作率、合作度
在研究范围内,单一作者论文335篇,占论文总数的64.2%;合著论文191篇,合著率为35.8%,其中2人合著的论文113篇,占合作论文总数的59.2%,3人合著论文51篇,占合著论文总数的26.7%。4人及4人以上的合著论文共23篇,最高由7人合著的论文有2篇。
在本论文统计的536篇文献中,明确标明作者的有526篇,有10篇作者不详,出现的作者总数共823人,核心期刊研究作者合作度为1.5354。表明近十年核心期刊研究仍以单一作者研究为主。
2.2多产作者
经过统计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得出在核心期刊研究方面发表论文数量4篇及以上的核心作者17位。该17位作者发文数合计为104篇,占发文总数的20.55%。核心期刊研究领域中多产作者多为图书情报界知名专家和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其中徐兴余发表的论文最多,其次是何荣利和钱荣贵,他们在核心期刊研究领域取得了有较强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而17位多产作者中只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邢东田、姜晓辉及南京大学的叶继元是五大研制机构的人员。
3.论文产出机构分布统计
第一作者的单位,当中发表论文4篇以上的有18个单位,共发表论文124篇,占总发文量的23.1%。该18个单位均为高等院校,其中北京大学位居第一,显示出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研究上的雄厚实力,沈阳农业大学位居第二,在这里核心作者何荣利起决定性的作用,山东临沂师范学院也有11篇文献,居第三,主要也是核心作者徐兴余发表的论文。统计表明,高等院校人才密集,科研能力较强、学术空气浓厚、学术水平较高,是核心期刊研究的主力军。
4.论文产出地区分布统计
所收集的文献中第一作者所在的地区,核心期刊研究的作者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作者地域分布广泛,这表明核心期刊研究具有全国性。论文数超过10篇的有19个省、市自治区,总共472人,占文献总数的88.1%。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显示出较强的学术研究实力。北京、江苏、山东、广东、浙江5地区的作者发表的文章居前五位,说明以上五个地区核心期刊研究水平较高,文献生产能力较强。而文献数量在10篇以下的地区:广西、甘肃、重庆、贵州、内蒙古、安徽、青海、山西、新疆、云南、宁夏等11个地区,均是内陆经济发展较慢地区,呈不均衡状态。
5.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
1997-2006年刊载有关核心期刊研究文献期刊共有279种,将刊载论文数量在5篇以上的19种期刊进行排序,前19钟期刊刊载的文献191篇,占总文献的35.6%,期刊数为总期刊数的6.8%。因此,可认为这19种期刊是核心期刊研究方面的主要期刊。位于前3名的期刊属于情报类刊物,比较关注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情报杂志》发表的论文数量位居第一。并列第二的为《图书情报工作》、《现代情报》。
6.基金资助情况
10年间关于核心期刊研究论文受基金资助的有24篇,基金论文率为0.045,分别来自国家、省级和高等院校。有10篇基金来源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6种国家级基金。有8篇由省级基金资助。另外还有6篇是高等院校级基金。分析基金资助研究的课题,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论文课题,主要是关于确定某学科的核心期刊的研究;省级和高等院校资助基金的论文研究的课题比较广泛,有关于核心期刊总论、核心期刊评价作用、某专科核心期刊的研究、图书馆核心期刊等主题。
7.专题的研究热点分析
7.11997-2006年核心期刊研究主题分布
在1997-2006年的536篇对核心期刊研究的论文中,关于核心期刊功用方面的研究最多,有148篇,占总论文数的29%;其次是各学科在核心期刊方面的专科研究,有109篇,占总论文数的20%。可见对核心期刊的功用和专科研究是核心期刊的研究热点。而有关核心期刊的测定方法的研究仅占8%。
7.2核心期刊研究主题的年变化趋势
对核心期刊研究的9大类研究主题进行分析,按照年文献量与时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近10年研究主题呈上升趋势的是:功用、文献计量、其他;呈稳型型的是:馆藏、专科、编辑、总论、测定方法及要目总览。
8研究核心期刊功用论文作者来源统计
在核心期刊的热点-有关功用的研究中,又将研究功用方面的148篇论文作者单位加以细分,以期探讨目前对功用研究最关注的群体。可以看出,有关编辑部作者对核心期刊功用的探讨最多,有48篇,占功用主题研究的33%,其中以学报编辑部为多数,有35篇;紧随其后的是高校探讨核心期刊功用的论文,有44篇,占功用主题研究的29%;其次是图书馆的,占19%。
9.75所教育部直属院校对硕(博)士研究生是否要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情况
75所院校中,硕士或博士论文明确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的院校共56所,占74.7%。无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的院校13所,占17.3%,不详的6所,占8%。
结论:
1.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对我国的核心期刊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纳入的年限长达10年,所收集的文献齐全,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2.论文分布呈现核心效应
近10年我国有关于这方面研究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出现了一批高产作者,高产机构、高载文量期刊。其中高产机构、高载文量期刊呈现布拉德福核心分布规律,即有核心分布区。但是国内目前五大核心期刊研制机构的论文产出数量与其影响力不成正比。
3.基金论文率相对较低
10年间关于核心期刊研究论文中受基金资助的有24篇,基金论文率仅为0.045。基金论文率低,一方面说明我国各级基金管理部门对核心期刊研究方面的投入是不够重视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国内对核心期刊的研究主要是局限于作者个人的一些见解与研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核心期刊研究的论文的质量有待高。
4.地区分布不平衡
研究发现,我国的核心期刊研究呈现明显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状态。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科技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显示出较强的学术研究实力。江苏、山东、广东、浙江5省市的论文排在第2~5位,说明以上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论文生产能力较强。
5.核心期刊表研制机构的研究报告少
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5个核心期刊研制机构论文产出较少。我们认为研制机构应加强对核心期刊的标准与划分、核心期刊表的制定与标准等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这些研制机构之间应加强学术争鸣,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核心期刊的研究评价方法拓宽学术视。
6.研究热点发生变化,理论研究与测定方法的研究较少
有关核心期刊论文及期刊学术价值评价及核心期刊功能变异的话题及争鸣等已经成为热点,占第1位,特别是2001年以后,这一类论文的数量及所占比重迅速增加,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分别占当年论文数的24.0%、33.8%、30.2%、42.0%、41.0%、24.6%。其中,自2001年始,核心期刊关于功用的研究论文出现巨大增幅,呈两个起伏的波浪状,分别于2002年、2004年达到高峰。
7.正确认识核心期刊的作用与地位
核心期刊具有学科性、动态性和相对性的特点,其测定方法与优秀期刊的评定方法不同,两者不能简单的划上等号。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也不能等同于高质量的论文。核心期刊的遴选与评定原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宜不假思索地照搬到科研管理领域来。
8.核心期刊的研究对学位评定、科研评定等带来影响
对75所部属院校研究生论文的要求调查可见,硕士或博士论文明确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的院校共56所,占74.7%;无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的院校13所,占17.3%。可见,核心期刊对目前国内的学术评价体系的影响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