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中“习以为常”的现象,已不是简单的体罚和变相体罚,而是一种心灵上的惩罚和伤害。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小学生的心里和行为问题,必须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 健康心理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048-01
  
  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质这一层面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主尤其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农村小学却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又慢了一拍!
  
  一、原因探究
  
  造成农村小学面积大学生心理频受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影响学生个人素质的完善与提高的根源何在?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令人“习以为常”的小事?为什么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能引起教师、家长的重视?我想,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2、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3、教师地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4、小环境的过低要求纵容了教师的“懒惰”和“无知”。
  
  二、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及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全新学科,是心理学理论的技术体现,属于应用心理理解范畴,是直接服务于人心理健康的一门独特的理论与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等同于单项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但它包涵了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某些理论与手段,而更多的则是心理教育与训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体现、开拓了情感教育,思想转变,行为训练的新方法、新思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动态的心理教育活动的影响、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对自身探索的自知力,对自身调节的自控力,从而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学专家的结论,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应该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勇于尝试,高于创新,不畏艰难,对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对自我充满成功的信心。”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具有战略性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助手,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一个人的全面素质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成长发展载体。据有关统计资料表现,87%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不是智商与学习能力的问题,而是心理状态的问题,也就是说,87%的学生学习困难,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处于不健康状态。这也足以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占的分量之重。其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它的新概念、新手段还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真正取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突破的同事,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变化。既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教师也接受了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样就形成可良性循环,使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得更好。
  
  四、农村小学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使教师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作为农村小学,不可能配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那么就需要普通教师来“兼职”,所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切围绕学生,一切为了学生。2、发展性原则。已发展的眼光和宗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切为了使学生的心理得形以健康的发展。3、活动性原则。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定要以活动为载体,因为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才展示出真实的一面,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机会。4、协同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最讲究协调一致,双向互动,切不可一厢情愿地说教或以某种手段施压,那样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伤害。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
  (三)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尝试通过以下一些途径:1、渗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这应该是应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途径。2、开展专题教育,如讲座、报告会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使学生有发泄的渠道,减轻心理压力。4、创造条件,开办家长心理学校,或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这样可以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忠于家庭互相配合,达到更好的效果。5、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6、自我教育。学生通过自我矫正、自我诊治、自我训练、自我修复心理障碍,这样也最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7、其它形式的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要根据成年人学习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必须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会受成人的欢迎?成人的心理有什么特点?然后再研究对策,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做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成年人的课堂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也要多种多样,不能千篇一律用一种教学方法的,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成人课堂 教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
摘 要: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性为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个人体验。  关键词:建构主义 历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038-01    新课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2008年麻疹流行期间的流行特征和儿童看护人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和态度,为预防控制麻疹和促进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2171
摘 要: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  关键词:德育 道德人格教育 社会公德规范化 德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当今的学校教育已从单一的培养文化素质人才向培养具备良好的综合型素质人才转变。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观察了解、适时引导和及时维护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班主任 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041-01   
摘 要:从高校新生进入校园后的适应期问题、高校新生的心理矛盾、高校新生的不良身心反应三个方面对高校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了概述。  关键词:高校新生 适应期问题 心理矛盾 不良身心反应症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043-01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忧虑,心理
摘 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促进  中图分类号:G4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046-01     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致于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