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沙海域沉积物元素特征分析及其对冷泉渗漏的指示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泉渗漏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及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找寻更稳定可靠的的地质记录去识别冷泉渗漏以及古冷泉渗漏活动的特征,本次研究将重点放在了相对更易长时间保存的海洋沉积物中与冷泉渗漏活动相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本文选取位于南海东沙海域的两根柱样,973-4站位(水深1,666m,岩心柱总长1,375cm)和973-5站位(水深2,998m,岩心柱总长935c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铬还原法提取了两根柱样中的硫化物并测试其硫同位素值,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测试方法取得样品的微量元素与主量元素数据,并结合沉积物的总碳(TC)、总硫(TS)、总有机碳(TOC)以及邻近站位GC-10的孔隙水数据,综合分析探讨了该区域的冷泉渗漏特征以及在冷泉渗漏背景下特殊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发现两个站位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及各类参数十分相似,且和中国东部上地壳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吻合。表明该区域物质来源一致,以陆源碎屑物质为主。同时发现973-4站位400~600cmbsf(Centimetre below seafloor)深度范围内C、Ca、Sr等元素富集,总稀土亏损,δCe减少,Sr/Ca和Mg/Ca端源模型中投点更接近高镁方解石。表明该区域发生了冷泉渗漏活动,甲烷厌氧氧化作用使得400~600cmbsf深度范围内碱性增加,造成以高镁方解石为主的碳酸盐矿物沉淀,从而稀释了稀土元素等以陆源为主的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含量。而两根柱样均在400~900cmbsf深度范围内富集硫化物,且其同位素值在该深度内由-40‰左右大幅度增加到20‰左右,同时发现Mo、U、V、Ni、Cu等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400~500cmbsf深度范围内富集。表明该区域发生了甲烷渗漏活动,甲烷厌氧氧化作用在400~900cmbsf深度范围内造成了硫化环境,不仅导致黄铁矿沉淀,还造成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富集。因此,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九龙甲烷礁”附近和“海洋四号”沉积体都曾发生较强的甲烷渗漏活动,而且甲烷厌氧氧化作用会导致该区域内局部海洋沉积环境的改变。
其他文献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我们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时代要求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新编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是贯彻
在我的多年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们感到最困难的是在阅读理解方面,我通过不断的总结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自读法  起始阶段除对话形式的阅读材料外,还有以阅读训练为主的短文。
本文运用元素地球化学的原理,对黄河源区唐乃亥加吾地区的9个水系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的测试和常微量元素的分析,并结合研究区域岩石的组成,黄河中游黄土、黄河河口沉积物及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海洋”的发展,利用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对海洋专业数据进行管理和共享已经是海洋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海洋遥感数据作为最重要的海洋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它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在精彩纷呈、多姿多彩的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有效性尤显重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关键是平时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情,给学生以
对话教学便是实现交际功能的有效教学形式之一。对话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获得新的语用语境,实现新的交际功能。"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所见所
提新课程实施以来,英语活动教学形式倍受重视,然而,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课堂教学活动徒具喧嚷的表象,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要提高活动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教师既要对教学活动的
英语传统教学方法与模式是相对落后的,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低下,因此,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与时俱进,就必须改变英语语篇教学模式。
高三英语课堂教学应当与高一、高二阶段的英语课堂一样,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保证完成这一阶段的教学总体的要求,从而最终完成三年的总体教学计划。但是由于时段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