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屯凹陷成岩作用研究与有利储层预测

来源 :大庆石油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hu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范围内的统计表明,约有三分之一的油气资源分布在埋深大于3500m的深层。然而,随埋深的增加,储层的物性变差,直至失去工业价值。所以,在深层油气勘探中,地质家们迫切需要了解深部储层的成岩状态和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本文试图通过成岩作用研究与储层综合评价技术,预测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中深层有利储层的平面展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砂砾岩体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技术。成岩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民屯凹陷第三系碎屑岩储层可划分为早成岩和中成岩两个阶段,共五个亚期,主要发育早期压实胶结相、溶蚀相、溶蚀及部分再胶结相及紧密压实相四种成岩相。纵向上储层发育三个高孔带,主要分布在河道、泛滥盆地、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等相带。通过对储层高孔带形成的主控因素分析得知,第Ⅰ高孔带由大气水淋滤和有机酸对储层的溶蚀共同形成,第Ⅱ高孔带主要由有机酸的溶蚀作用形成,第Ⅲ高孔带主要由有机酸的溶蚀及粘土矿物脱酸性水形成。根据《油气储层评价方法》,将沙三四亚段储层评价为四大类,结合沉积相图与成岩相图,平面上圈定出有利储层、较有利储层发育区。建议在有利储层和较有利储层发育区寻找圈闭,进行隐蔽油气藏勘探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我国各油田中浅层油气勘探难度的加大以及油气产量的递减,油气勘探逐步转向深层的隐蔽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勘探。而在深层高温、高压背景下,储层物性逐渐变差,成岩作
摘 要: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就是一种综合了全球定位技术、惯性测量技术以及激光扫描技术以及高精度控制技术手段的技术集合,通过主动发射激光的方式获得目标的三维信息。此种技术是近年来摄影以及遥感领域中具有革命性代表的技术手段,也是现阶段最为先进的一种三维航空遥感技术手段。在电力线路设计中应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施工质量。对此,本文主要对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电力线路上设计中的应用
电液伺服阀是一种变电信号为液压信号以实现压力或流量控制的转换装置,是电液闭环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元件。作为伺服阀前端部件的力矩马达,将输入的电信号通过特定设计的结构转
以多体系统动力学为理论依据,以ADAMS/CAR为手段,结合国内某轿车车型开发项目,建立了麦弗逊式前独立悬架及转向系统运动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揭示了各自
在实际的勘探开发中,尤其是倾斜井和水平井中,井轴总是偏离地层法向,相对于井轴的旋转对称性已经不复存在,必须研究适合非轴对称条件下三维场域的新方法。数值模式匹配法(NMM)是一
表面形貌是指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因诸多因素综合作用而残留于零件表面的粗糙度、波度、形状误差及纹理等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微观几何形态。摩擦过程中表面形貌动态变化过程的描述,是进一步深入研究表面形貌摩擦学效应的基础。本文根据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特点,针对摩擦过程中的表面形貌相互作用问题,基于离散元原理,并利用该原理的一种应用程序——PFC程序,直观地对表面形貌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刚性光滑
成像测井技术是九十年代广泛应用于生产的新一代测井技术。国内自1992年引进成像测井技术以来,在裂缝检测、地层分析、套管检查等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至今没有成型的解释技
川中—川南过渡带属于川中古隆平缓区向川东南中隆高陡构造区的过渡地带,包括潼南、磨溪、安岳、荷包场、界石场等地区,范围较广。近来,潼南1井、潼南2井、潼南5井相继在须家河
CSAMT法(可控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最早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D.W.Strangwar教授和他的研究生Myron Goldtein与1971年提出,它的全过程包括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反演解释。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