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dsdf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给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危害。国内外学者在如何降低水体污染程度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吸附法是一种简单、高效和经济的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生物质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可自然生物降解,经过化学改性后可以制备环境友好型吸附材料,在环境材料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玉米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固体废弃物,让玉米秸秆高值化利用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难题。而玉米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成分,是作为吸附材料的良好基材。因此,以玉米秸秆为起始原料制备吸附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和环境效益。首先研究了以玉米秸秆为基材,通过碱预处理、高速悬浮分散得到较为稳定的秸秆悬浮液,而后经冷冻干燥、疏水改性制备了玉米秸秆基气凝胶(MTA-C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孔隙测定仪等对材料的形貌、化学结构及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并考察了纤维浓度、秸秆与滤纸的质量比等因素对气凝胶吸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疏水改性剂,m(秸秆):m(滤纸)=1:1,ρ(秸秆)=10 g/L,所得的秸秆基气凝胶吸油性能最佳,对二甲基亚砜(DMSO)、四氯化碳、柴油、原油等有机溶剂和油品的吸附倍率可达2045 g/g,并能在30 s内迅速达到吸附饱和。MTA-CS具有良好的疏水特性,气凝胶对水的接触角可达152°,具有优异的漂浮性能,吸附油品后仍能长时间漂浮在水面上。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考查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进行碱处理和气凝胶疏水改性后,纤维素的晶型结构没有变化,但是可以破坏秸秆内部的纤维结构受到破坏,结晶度提高;疏水改性后的气凝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MTA-CS具有多级孔结构,表面积较大,有利于快速吸附油品和有机溶剂。其次,以次磷酸钠为催化剂,通过柠檬酸对玉米秸秆改性制备金属离子吸附材料(CA-CS),考查了柠檬酸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Cu2+吸附量的影响。此外,并探讨了各种吸附条件下,比如:初始浓度、pH值和吸附时间等条件下CA-CS吸附Cu2+和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对Cu2+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Cu2+溶液初始浓度30mg·L-1,CA-CS投加量1 g·L-1,pH 5.5,吸附时间为30 min时,CA-CS对Cu2+最大平衡吸附量可达26.5 mg/g,相比于原玉米秸秆提高了1.9倍,Cu2+去除率可达89%。对吸附动力学的研究表明,改性玉米秸秆对Cu2+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CA-CS经过HCl再生6次后,对Cu2+的去除率仍然能够达到84.6%,表明CA-CS是对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废水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对亚甲基蓝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亚甲基蓝浓度为150mg·L-1时,吸附时间为20min,投加量为1g·L-1,pH=6时,CA-CS对亚甲基蓝去除率可达97.8%。吸附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CA-CS经过NaOH再生5次后,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仍然能够达到94.2%,表明CA-CS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其他文献
【正】 Ⅰ.间接宾语辨对于什么是间接宾语,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间接宾语是用在双宾及物动词之后直接宾语之前,表示动作对谁做或为谁做的名词短语(包括代词)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涡轮尾缘弯折角对宽攻角叶型气动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了尾缘弯折角和攻角变化对涡轮叶型载荷、出口气流角和损失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攻角小于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质量信息管理模型)质量管理技术,因为其是在真实的三维场景下交流,“可视性”的特点能够更高效的表达设计及施工意图,有效避免因信息
国家人权机构的产生和发展,无疑增强了一国国内人权促进和保护的力量。在实践中,人权机构不仅要借助于司法的强力以更好地履行促进和保护人权的职责,也要对司法机关进行有效
对于非对称May-Leonard模型,dyi/dt=yi(1-yi-βiyi-1-αiyi+1),其中yi(0)>0,i =1,2,3,y0 = y3,y4 = y1,0<α1<1<βi,i= 1,2,3,定义θ =(β1-1)(β2-1)(β3-1)-(1-α1)(1-α2)
中国宋代有300多年的历史,宋代的绘画艺术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宋代花鸟画成就特别高,风格多样,对元明时期花鸟画发展影响特别大,也很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后代花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公路边坡工程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要比较安全稳定地承受复杂工况下的多种荷载影响,如坡顶承受
近些年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网络架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神经网络所需的计算量急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