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管理机制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我军跨越式发展,完成“打得赢、不变质”两大历史课题的重要保证。为了满足现代化军队建设的需要,适应世界军事人才培养潮流,江泽民提出了军队生长干部要走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之路的培养战略。当前普通高校国防生的培养,就是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拟就普通高校国防生的培养管理机制进行一些探讨。创新工作主要有以下三部分: 首先,本文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国防生培养管理的现状。依托普通高校招收或选拔优秀学生,实行定向培养,使之毕业时成为军队干部的重要补充来源,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做法。我国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工作,从提出到具体实施,尽管经历的时间不长,但在军地共同努力下,己初步摸索形成了一定的培养管理模式,绩效也比较明显。近年来,相当数量的地方大学毕业生进入部队,使我军干部组成成份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可喜变化,为军队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军队现代化的建设和战斗力的提高。但是,当前国防生培养管理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与不足,也直接影响了国防生培养素质和“并举”之路的健康发展。 接下来,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防生培养管理目标和构成要素,并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se Hierarchy Process 宿写AHP)构造了国防生培养管理的评价体系。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并根据国防生培养的现实状况以及笔者从事国防生培养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将培养管理评价目标分为四个层次。经过详细地分析了各个层次之间的构成关系,科学地计算了各层次因素所占权重后,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国防生培养管理评价体系。 最后,运用管理学、教育学及军事人才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管理机制的对策,从战略理念、法规制度、运行机制以及内外部环境这四个方面进行对策上的思考,以期达到对当前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管理机制进行改进和合理修缮之目的。
其他文献
网络化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是指制造企业利用网络技术开展产品设计、制造、销售、采购、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网络化制造技术可以用来支持开展企业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如何提高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是我国政府关心和着力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在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孩子们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
一、关于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且语文素养的内涵,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三个维度提出来的。也就是说语文素养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还包括: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方法习惯、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个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