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数的运算在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数运算是一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属于初中代数的核心内容。许多运算律需要记忆和熟练运用,学生能否熟练分数运算,将对初中阶段起到关键作用。预初年级数学学困生由于数学学习能力的缺损而导致在学习上明显落后于同年级的普通学生,在分数的运算上面屡屡犯错,计算水平还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在成绩上与普通生相比有很大差距,将会导致在未来的学习中带来困难,影响学生学习信心。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以下问题:一、学困生在分数运算过程中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二、导致学困生经常性出现分数运算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三、怎样对学困生进行分数运算的补救。为研究以上问题,本文采用了以下方法:研究一采用测试法和分析法,分析了预初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分数的化简、分数的加、减、乘、除和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步骤。将33名学困生和35名普通生成绩作为对比,归纳了学困生在分数运算解题过程中的典型错误;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全体预初年级学生做了调查问卷,访问了三名学困生和三名教师,得出学困生学习分数运算的现状和导致学困生运算错误的因素。研究二尝试结合Montague所提出的认知-元认知解题策略教学应用到分数运算中,对三名学困生进行补救教学的教学研究。研究发现:一、学困生有一套自己的乘法运算方法;在分数除法运算中,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后,学困生习惯性地将错误的乘法运算步骤迁移到除法运算中去;学困生更倾向于将分数化成小数来解题,没有主动运用运算律使得解题简便。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中,学困生难以辨别不同分母之间的关系;对因数、倍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不理解和分数化简的困难是运算错误的主要因素;笔算、口算障碍,较差的学习习惯和不良的学习方法也是影响学生分数运算的重要因素。三、在补救教学中融入认知-元认知策略,教导学生使用自我教导、自我提问、自我监控的方式能显著提高了三名学困生的分数运算的成绩,但是没有产生延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