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回旋支闭塞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w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左回旋支闭塞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提高对左回旋支(LCX)病变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警觉,早期采取合理应对措施,改善预后。方法连续收集从2016年1月到2020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纳入和排除标准,入组患者162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并证实其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根据罪犯血管分为左回旋支组、右冠状动脉(RCA)组。比较左回旋支组、右冠状动脉组的临床资料、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表现、心脏彩超检查、冠脉造影结果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左回旋支组心电图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侧壁心肌梗死的比例高于RCA组(50.9%vs16.8%,21.8%vs9.8%;P<0.05),且心电图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患者闭塞部位为左回旋支远端和钝缘支(OM)的比例比左回旋支近端组更高(68.4%vs58.8%vs26.3%;P<0.05)。左回旋支组组中左回旋支相关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LCX-STEMI)组和回旋支相关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LCX-NSTEMI)组的患者的预后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右冠状动脉组晕厥、心功能Killip Ⅳ级、心电图表现为下壁心肌梗死、后壁心肌梗死、出现房室传导阻滞、24小时内行PCI术、再住院和死亡的比例高于左回旋支组(分别为11.2%vs1.8%,11.2%vs1.8,60.7%vs30.4%,20.8%vs10.9%,19.6%vs7.3%,70.9%vs84.1%,24.3%vs10.9%,11.2%vs1.8%;P<0.05)。两组患者其临床基线特点、临床症状、心肌酶谱变化和心脏彩超检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回旋支闭塞的患者心电图更易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侧壁心肌梗死,右冠状动脉闭塞更易表现为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更易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右冠状动脉闭塞患者的预后可能较左回旋支闭塞差。左回旋支闭塞的患者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可能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广泛、严重且伴随终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攀升,致病机制不清,无有效药物,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它的核心表现可总结为社会沟通与交往障碍、兴趣狭窄与重复刻板行为,还常伴有智力低下、胃肠问题、睡眠障碍、运动能力减弱等共患病。海马是脑内掌管学习与记忆的重要部位,海马区域的功能受损会导致认知障碍,而认知障碍会加
研究背景及意义肺癌是国内外发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美国最新估算,美国2020年新发肺癌病例将达228820人,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2.67%,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会持续升高,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量的80%~85%,以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y,GGO)和孤立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及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在儿童原发性线粒体病诊断中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至2017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原发性线粒体病患儿、非线粒体病的神经肌肉疾病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标
目的:探讨儿童动脉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及脑电图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217例动脉缺血性脑卒中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17例患儿,男孩114例(52.5%)、女孩103例(47.5%)。年龄3.5(1.1-7.0)岁,年龄范围30天~16岁,95.4%在13岁前发病,发病高峰为婴幼儿期。发病到就诊时间2.
背景: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快速准确的诊断是具有挑战性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基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症状持续的时间,探索炎性标志物对于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和预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严重程度是否有用。方法:收集2011年11月10日到2019年11月15日收治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阑尾切除术同时在入院后极短的时间内行血液学检查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术中发现及术后病检结果,所有患儿被分为两组:非复杂性和复杂性阑尾
目的:乳酸杆菌辅助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作用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乳酸杆菌辅助疗法对儿童Hp根除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6月。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合并计算根除率及
目的:分析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我国儿童抗NMDAR脑炎的特点;分析影响儿童抗NMDAR脑炎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期指导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改善患儿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173例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索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危险因素及生存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间肾内科住院的CKD5期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基础疾病、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通过调阅住院电子
目的:研究术前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FPR)对食管鳞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84例在我院已完成食管鳞癌(ESCC)根治术的患者,收集术前FPR值及临床资料,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FPR最佳临界值,并采用X~2检验分析其低值组和高值组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FPR值是否为患者预后相关因素中的独立危险因
第一部分老年认知障碍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背景:近年来,人们对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越来越感兴趣。然而,营养状况是否与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增加有关仍有不确定性。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人群认知障碍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本横断面研究纳入了2365名60岁以上老人,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简化版(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 Form,MNA-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