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lyiw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自制接骨膏(批准文号:鲁药制字再Z12080037)外贴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进一步探讨和认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接骨膏治疗该病的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观察80例早中期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入选病例均为莱芜中医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就诊的骨科门诊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按就诊顺序结合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即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对应随机数字尾数为偶数则分入对照组,尾数为奇数则分入治疗组。治疗组(外贴接骨膏组)40例,对照组(外贴伤湿止痛膏组)40例。两组病人年龄均经t检验,性别经x2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程均为1-24个月,治疗组平均(12±5.64)月,对照组大体于(12±5.31)月。二者一般资料相比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差别不大,具有可比性。治疗期间停用所有可能影响本次疗效的药物和其它治疗方法。两组均治疗两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时收集、整理实验数据,并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VAS评分、WOMAC评分的分析比较,统计描述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当P>0.05时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愈显率47.5%,对照组总有效率92.5%、愈显率37.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愈显率相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相应的治疗之后VAS及WOMAC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及治疗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同期相比显示,治疗1周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周后VAS及WOMAC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贴接骨膏可以明显缓解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伤湿止痛膏,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VEGF基因3’非翻译区936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临床及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之间的关系,从而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对象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的诊断以及排除标准[8],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连续两年入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目的:比较艾拉莫德(IGU)、甲氨蝶呤(MTX)单独治疗以及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IGU+MTX)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指标,评价艾拉莫德(IGU)、甲氨蝶呤(MTX)单独或联合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泰安市中心医院及肥城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接收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IGU组、MTX组和IGU+MTX组。于受试者入组筛选时、开
第一部分128层双源CT改良回顾性心电门控与非门控扫描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128层双源CT(DSCT)改良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与非门控扫描在支气管动脉显示及图像质量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用第二代DSCT并使用两种扫描方法获得原始支气管动脉图像,并分析所获取的原始数据,进一步获得BA的显影效果及图像质量等数据,探讨其显影效果并对其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
背景目前,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与全世界发病情况相比较,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加约6.5%,脑卒中每年新发约有24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的约有110万人,存活的脑卒中患者约有110多万。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威胁。目的本研究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8-2016年某县户籍居民的脑血管病的死亡资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可以直接调节神经功能、生存和活动,调节神经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和传递第二信使以及摄取、灭活和供给神经递质等作用。三叉神经血管学说为偏头痛的主要发病机制,三叉神经节包括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在该病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中的作用还缺乏明确的特征。本课题试图找到星形胶质细胞在偏头痛发病中的功能和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偏头痛的发病机
目的:探讨软组织肿瘤周边特殊MRI征象对其生物学分类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因发现局部软组织肿块或肿胀不适就诊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的软组织肿瘤患者43例,以上患者术前均行西门子3.0T超导磁共振增强检查,从PACS系统获取影像资料,且均有病理学检查证实(术后病理31例,穿刺活检12例),以上患者包括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
目的胃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胃腺癌在生物学和遗传上具有异质性,且患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或者晚期,因此治疗效果较差。目前已有的胃腺癌筛查及诊断方法尚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寻找到简单、有效的筛查及辅助诊断策略对于临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质谱技术对胃腺癌进行血清和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拟建立胃腺癌血清诊断预测模型,鉴定模型的差异蛋白/多肽,对胃腺
目的:比较脐血源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源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在培养基和IL-2(interleukin-2,IL-2)浓度不同时的细胞扩增倍数,找出更加适合CIK细胞生长的体外培养环境,然后比较两种CIK细胞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的增殖指数,以期在找到一种稳定、高效的培养方法的同时,筛选出一种具有大量增殖潜力的种子细胞来源;将两种来源的CIK和肝癌
目的:在小切口(MC)(3-4cm)下行胆囊切除术时很多时候需要同时给予胆总管探查术,过去的探查方法是先改为大切口(OC)(8-10cm)再将胆总管切开,再对肝外胆管进行探查,之后将蛔虫或结石取出,最后安置T管引流。这种方式不仅要扩大切开,而且需要对胆总管切开并安置T管引流,这就增加了创伤和胆管逆行感染、胆管狭窄、胆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造成了长期带管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和拔管时引起漏胆的风险,并对患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常见的头颈部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内分泌肿瘤的95%。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80-85%。该肿瘤是甲状腺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青年女性。虽然PTC总体预后尚可,但侵袭转移能力强的PTC患者往往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