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生物命题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8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从1999年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并于2004年9月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课程改革必然引起高考改革,在四省区推出新高考方案之后,于2006年实施高中新课改的浙江省也出台了新高考方案。高考方案一确定,考试命题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本论文的研究力图以高考试题的命题理论为依据,以生物高考命题为对象,期望能对浙江省今后的生物高考命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国内外关于生物学命题的现有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通过调查研究,对统计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了解教师对新高考方案的态度和对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全国卷Ⅰ)的评价,最后总结出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以及趋势,提出对浙江省生物高考命题的建议。  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高考生物命题理论的学习,结合高中新课程改革,研究高考生物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原则、命题材料选取以及试题编制的基本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2、结合高考生物试题分析,提出试题命题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应用性原则、热点性原则。根据试题取材的不同,试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文字信息题、图表材料题、数据处理题、实验探究题和概念原理应用题。  3、2008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总体评价:试卷以考查主干知识和学科内综合知识为主,突出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难度适中,试题区分度较好。但试题比较保守,在试题形式上没有大的突破,特别是在开放性试题上,应该做进一步的尝试。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少,实验探究能力考查缺乏系统性,不能很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4、学生答题错误分析:①没有充分领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因而表现出在答题时概念不清晰;②对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比较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中生物教学在基础知识框架的构建上不够重视;③尽管已经出现的试题在考察学生的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即便如此,学生所表现出的能力与命题者的期望还有较大的距离,比如,信息提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验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逻辑性等;④书写不规范,缺乏对生物学专业术语的训练。  5、普通高中生物学教师对浙江省2009年新高考方案基本持肯定态度。但教师普遍担心新高考方案能否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以及是否影响招生公平,这可能与教师对新高考方案是否能够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存在疑虑有关。学校应该安排好教师对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新高考方案的学习工作,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类型,发挥新高考方案应有的作用。  6、在对高考方案改革的一些看法上,教师的评价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教龄差异、学历差异,并且与教师所在的学校性质不同也有关系。  7、教师对高考生物试题的评价:多数教师认为试题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知识综合;注重实验思想,以能力立意;考试内容设计合理,体现对人才素质要求。但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考查有所欠缺,试题的命题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  鉴于此,本论文最后为浙江省今后高考命题提出如下建议:命题要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加强试题间的关联性;体现浙江省的特色。
其他文献
学习能力是人们基本的生存能力,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催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学习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在线学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在现今信息化时代,多媒体已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空间、时间界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很多教师、
当今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互动,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课堂师生互动日益成为教育教学研究所关注的核心。纵观这些研究,大多是
若想记得大量与我们相关的信息,唯一的方法就是遗忘。想记忆得好通常需要有效地分离相关和无关信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意识到遗忘的重要性,并且展开了多样化的相关研究。定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把我国体育旅游推至历史性的高潮阶段,加速了体育和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体育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首先,对承办城市国际形象的提升,特别是经济方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