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飞行器前缘热结构分析与设计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22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飞行速度、飞行机动性和升阻比,高超声速飞行器一般采用尖锐的前缘结构设计。尖锐前缘结构的服役环境十分恶劣,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因其在2200K以上表现出优异的物理和力学性能成为前缘热结构的备选材料。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是气动加热时引入的高温对结构的不利影响,飞行器翼前缘等关键部件的热结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服役环境下高超声速飞行器超高温陶瓷前缘热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分析了建立了前缘结构热/力学响应分析模型,开展前缘结构地面验证试验。分析表明,结构温度梯度与自身及外界约束是热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比有限元计算获得的结构温度历程与地面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前缘热结构分析模型的正确性。采用热/力学响应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外形参数、材料本征特性、力学边界和结构热匹配性能等设计参数对结构热应力的影响,确定前缘半径、材料方向作为关键设计参数。研究表明,结构热应力随着前缘半径增大而降低,在保证结构气动外形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前缘半径能有效降低结构应力;采用低热膨胀系数,高热传导系数,高压缩模量的材料方向与热载荷方向平行的结构设计方式能更好缓解结构应力;前缘结构与C/SiC材料体系的连接结构具有良好的热匹配性能。前缘结构的最大压缩应力受尺寸影响显著,设计采用组合式拼接的形式,减小单块前缘结构尺寸。采用沿翼展方向和垂直翼展方向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案,确定了组合式前缘结构的分块组合方式,分析了采用两种设计方案前缘结构的热/力学响应。分析表明,沿翼展方向上分块的组合式前缘设计方案能显著降低结构应力,但会使结构产生膨胀间隙;在垂直翼展方向上分块的组合式前缘设计方案能够在适当降低结构应力且不引起结构的膨胀间隙。
其他文献
自恢复土木工程结构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抗灾结构体系。与早期采用弹性理论设计的结构相比,其具有塑性耗能能力,可以增加结构的阻尼、减小结构的振动;与采用现代结构设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污染性,导致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加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一般由触摸屏、PLC、驱动器和永磁电动机构成,PLC担负触摸屏与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在应用数量较多的独立控制系统中,由于输入输出点数较少,PLC的功能可移植到驱动器中,从而省掉PLC。本文研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仅包括触摸屏、驱动器和永磁电动机,驱动器与触摸屏用Modbus协议直接通讯,驱动器除完成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伺服控制,还完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文章首先分析了历史纪实片在初中现代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初中现代史教学中应用历史纪实片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历史纪实片在初中现
非均匀弹性地基上板的弯曲问题是对土地基与基础静力相互作用问题这一研究领域的补充,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详细研究了非均匀文克尔地基上四边自由矩形板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随着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和电力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改变了传统普遍服务的基础,交叉补贴机制将逐渐失效,从而使中国电力产业面临着如何有效地提供电力普遍服务的新问题。理论和国外实践的经验表明,必须建立完备的补偿机制才能保证普遍服务的有效实施,进而保障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在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指导思想下,从电力普遍服务的基础理论入手,分析了中国电力普遍服务的立法、目标和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运行优化对保证电压质量、降低运行损耗,实现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电力系统无功电压运行的重要性,评述无功电压多种优化算法及其优劣
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世界各国在积极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的同时还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但一方面由于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随机性,直接并网将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另一方面,就目前我国发电侧一次能源的结构情况,电动汽车直接接入电网充电,产生的间接碳排量并不低于传统汽车。电动汽车接入微电网,利用新能源发电为电动汽车充电,不仅能有效降低电动汽车的间接碳排量,而且实现了新能源
电网系统的蓬勃发展给电力传输系统提出了更大更高的要求。输电铁塔多样化的结构样式、良好的施工性能和耐久性能及其良好的跨越能力,使其在电力传输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大跨越输电塔-线系统工程作为高压电能输送的载体,是一项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压输电塔-线体系,但是输电铁塔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如结构高、刚度柔的特性使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目前,影响输电塔-线体系安全的主要有风致灾害和覆冰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