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PT太阳能控制器设计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8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污染性,导致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加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各种绿色能源。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中最具潜力的能源之一,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太阳能控制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结合系统实际应用环境,设计了一个具有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功能的太阳能控制器。在MPPT太阳能控制器中,MPPT是系统必须面临和解决的关键技术。本文在现有的MPPT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系统实际应用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解决了现有算法对光照强度的依赖性以及太阳能电池由于受局部阴影遮挡而出现多个最大功率点时的最大功率跟踪等问题。  本文首先综述了光伏发电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光伏发电的优势、光伏发电系统分类及独立运行光伏发电系统的利用形式;其次研究了太阳能电池的分类及基本发电原理和输出特性,重点研究了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和其影响因素,深入研究了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模型和工程用的仿真模型,并且建立了太阳能电池的仿真模型。研究了现有太阳能控制器常用的DC/DC变换器拓扑,分析和对比后选取BUCK拓扑作为系统拓扑,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采用了同步整流的工作方式。研究了蓄电池的原理特性和充放电管理策略、分析比较各种充电策略后采用三阶段充电策略。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是光伏发电系统中提高系统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基本原理,研究常了用MPPT算法的优缺点,对常用的MPPT算法仿真分析后,根据仿真分析结论提出一种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算法,本算法解决了常用MPPT算法对光强的依赖性,不能在MPP停止扰动以及无法解决多个最大功率点等问题,分析和实际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最大功率跟踪效果。最后,结合系统的实际应用背景,对系统主功率电路及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系统采用全数字化控制,通过 TI公司32位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08为控制芯片实现MPPT和系统的全部控制功能。
其他文献
传统的飞行器设计模式是经典的串行模式,随着设计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多目标优化设计能够同时考虑多个方面
微电网技术能够实现分布式电源与大电网的协调和互为支撑,是发挥分布式发电系统技术优势的最有效方式。微电网技术中,逆变器的协调控制是微电网研究的核心问题。本课题以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下的逆变电源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逆变电源的等效输出阻抗控制策略。另外,由于电网中负载大多为阻感性负载,若逆变器在低频时为阻、感性输出阻抗,那么当微电网受到大量的非线性阻感性负荷冲击时,阻性或感性逆变电源会引起逆变器输出电压的
大直径灌注桩的承载力相对较高,其变形也相对较小,而且适用面广、操作相对简单、更环保。随着许多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作为高层建筑与桥梁主要基础形式的大直径灌注桩基础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单机和发电厂容量、变压器容量、城市和工业中心负荷的不断增长,电网之间的电气联系日趋紧密,导致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迅速增
介质阻挡放电是低温等离子体发生的主要方式之一,被广泛用于臭氧产生、材料表面改性等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介质阻挡放电采用高压交流电源供电,因此,电源输出的波形、电压和频率,以及匹配负载能力等特性直接关系到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应用效果。本文依据逆变调频和高频升压的电路原理,对电源的整流电路、斩波电路、逆变电路、控制电路、驱动及保护电路、显示电路,以及高频变压器的结构参数及绕制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
近年来,随着稀土永磁材料、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处理器性能的提高,无刷直流电动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尤其作为中小功率高性能调速电机和伺服电机,在航空航天、军事、家电及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本文以航空应用为背景,研制了一套基于DSP的全数字高性能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首先介绍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分析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五种P
随着科技的发展,由于功能梯度材料将两种或多种材料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际工程中功能梯度材料主要用作防热涂层材料,但是结构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面临
为了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然后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最后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自恢复土木工程结构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抗灾结构体系。与早期采用弹性理论设计的结构相比,其具有塑性耗能能力,可以增加结构的阻尼、减小结构的振动;与采用现代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