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人五言诗与五言乐府之比较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sa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言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产生与汉赋、汉乐府一样,共同代表着汉代诗歌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是汉代以后中国古代诗歌中最重要的体裁之一。但是,对于文人五言诗与汉乐府的关系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如萧涤非就认为“只有文人模拟乐府之体制,而决无乐府反蹈袭文人。五言诗之成立,既由于乐府之发达,则五言诗之产生,亦必由于五言乐府之流行。”到了五言诗的成熟之作《古诗十九首》,则有更多的学者开始探究其与乐府的关系,其中不乏将其定性为乐府者。的确,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与汉乐府的发展与繁荣有密切关系,两者在主题、文义等方面确实存在着相似之处。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两个事物之间即使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但只要在本质上存在一点差别,他们也不能被归为同一类。仔细研读将五言诗定性为乐府的诗论家的论述,可以发现他们多从两者某一两处的相同点切入,因此具有片面性。本文则尝试从两者的不同点出发,找出文人五言诗与乐府歌辞在本质上存在的区别:第一、在结构组织方面,五言诗具有严密工整的特点,这种结构往往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的对偶、严格的用韵等技术手段来实现,而乐府则与之相反,呈现出铺排散漫的特点。第二、在体裁形式上,文人五言诗往往倾向于个人化的抒情,感情真挚,而乐府因为是在公共场合以传唱或表演的形式呈现于受众,所以重叙事,并强调叙事过程中的戏剧化效果。第三、在思想表达方面,文人五言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还蕴含了深沉的哲理性思想,发人深省。而乐府则具有明显的通俗教化的特点。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展开,并结合文人五言诗与五言乐府的来源来探究二者的关系,从而为文人五言诗是否源于乐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唐代杰出的帝王诗人除了唐太宗,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了。唐玄宗既是开天盛世的缔造者,又是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的制造者,这种对立悬殊的双重角色,使研究者多关注他在历史中的政治
从1964年到1976年,中国戏曲舞台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以京剧现代戏为主的革命“样板戏”最终以压倒性的姿态占据了全国戏曲舞台,直至在“文革”时期占据了整个文艺舞台。“
中国与法国在历史上具有深厚的渊源关系,尤其是近代以来,在两国的互文交往中,法国对中国现代性的文化、科技、思想、学术等产生了普遍而深入的影响,法国元素由此而长时期地介
在中国诗歌史上,宋词是堪与唐诗比肩的文学丰碑。在宋词这片文学奇葩中,苏轼为诗之美尤以为甚。苏轼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
随着移动终端、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集信息感知与处理、信息传输与发布和移动控制于一体的移动传感器网络已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比起传统的传感器网络,移动传感器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崛起的朦胧诗派无疑是中国新时期诗坛上最深刻的事件,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在向传统诗歌提出挑战。顾城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最具特色的朦胧诗
<正> 日本国土面积约38万km~2.占世界陆地面积的0.3%,人口约为1.2亿,占世界人口的3%。由于日本山地多,平原少,可居住面积仅为8万km~2,居住面积的人口密度比我国多2倍,平均每平
应用时滞平衡含水率法(包括Nelson和Simard两种)及气象要素回归法,以小时为步长对大兴安岭地区阳坡上部落叶松林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进行动态含水率测定,分析了不同郁闭度林分
目的:分析常熟医院口服降糖药应用现状和趋势。方法:对2007—2009年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口服降糖药
作为最早翻译西洋文学的中国人,林纾被认为是中国晚清最富盛名的翻译家之一。林纾翻译的作品涉及英、法、美、德、日等多个国家,并引入了当时西方文学的新思想,新理念等,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