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微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界面位错力学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状微纳米结构金属材料往往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抗冲击和抗辐照性能,还具有耐磨损、抗腐蚀、耐高温等特性。不仅如此,层状微纳米材料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这种材料的可选择性为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光学性能、磁性等材料特性提供了可能。层状微纳米材料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的热点之一。层状微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材料的界面及界面位错、层间层厚等因素有着重要的关联。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界面位错扩展、扩展位错列、层间厚度、半共格晶界CDP构型(Commensurate Dichromatic Pattern)等方面,研究界面位错列对层状微纳米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界面位错扩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提出了三种简化的位错扩展模型,用来模拟伯格斯矢量在扩展域内的分布,分别为均匀分布模型、线性分布模型和三角函数分布模型。基于传统的紧凑模型以及Stroh理论,首次推导了双层多晶材料中上述位错扩展模型的弹性场,并以此发展出可以更有效地模拟扩展位错伯格斯矢量分布的分段线性通用式位错扩展模型。(2)在不考虑材料异质特性的影响下,推导了界面扩展位错列在层状微纳米材料中的弹性场分布,并在Cu-Nb微纳米多层材料中进行了可靠性验证。系统地分析了界面扩展位错列的扩展宽度以及位错间距对微纳米多层材料弹性场以及材料性能的影响,并且研究了层间厚度的尺度效应与层数对微纳米多层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位错扩展宽度的增大、位错间距的减小均会减小界面剪切应力,从而增强材料性能。首次从理论模拟的角度确定层厚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值,当层厚大于此临界值时,最大界面剪切应力会随着层厚的减小而减小,材料性能得到强化;当层厚小于此临界层厚时,最大界面剪切应力会随着层厚的减小而增大,材料性能会被削弱;并且此临界层厚与实验报道吻合良好。(3)分别选取了FCC-FCC横观各向同性界面、FCC-FCC各向异性界面和FCC-BCC各向异性界面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界面,从晶格的几何匹配与物理的力学平衡角度,研究了界面CDP构型的选取问题。研究表明各向同性双层晶体的界面CDP构型可以被唯一确定,而各向异性双层晶体的界面CDP构型与界面位错的类型和排列方式有关;同时,界面晶格常数的选取会对材料性能的准确预测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肺癌在所有的癌症中是最常见、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位居前列。肺癌分为两类,分别是约占到15%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约占到85%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具有高复发率和高转移率的特征。微小RNA(micro RNA,miRNA)是一类单链非编码RNA分子,约18~2
风灾造成的建筑结构破坏,不仅仅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经济损失,也带来了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威胁。于是,对于现场实测风场的研究和对于风压模拟方法的探讨就变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在结构迎风面测得的风压数据显示高斯特性,而在结构复杂区域以及风场分离流和漩涡流区域常常显示非高斯特性。这一特性导致压力脉动图有很多尖峰点存在,从而导致这些结构部位更容易发生疲劳破坏。风场非高斯特性作为导致结构破坏的重要因素,值得
边坡稳定性问题是土力学中的经典问题之一,如何对边坡安全性进行准确和可靠的评估一直是岩土工程师们关注的重点。到目前为止,对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二维方法,边坡三维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工作还相对较少。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土中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引起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但是,对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二维极限平衡法或有限元分析法,目前非饱和土边坡三维稳定性极限分析方面的研究
图像作为自然事物的客观反映,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视觉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成像设备的广泛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图像凭借其直观的内容、丰富的表现力和传播的便捷性,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活动中最常用的信息载体。面对爆发式增长的图像数据,如何自动定位图像中吸引人眼注意力的显著对象区域,即显著性检测,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一张图像蕴含的内容毕竟有限,在单张图像上的检测性能
目前传统涡流检测对缺陷定量化评估还存在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内在机理尚未健全,空间磁场的响应变化尚不清晰。缺陷参数精确量化的关键是尽可能全面及准确地获取缺陷周围磁场的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而以线圈阻抗为计算和分析的传统手段已经不适应现代无损检测的发展要求。因此,本文开展涡流磁场理论模型和缺陷电磁特性的研究。在理论建模方面,为了实现空间磁场快速、方便以及准确的计算,以获得问题的解析解为目标,系统研究了磁场
17-4 PH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腐蚀型以及简单的热处理工艺,被广泛使用在汽轮机末级叶片、反应堆中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丝杠和阀杆等部件。回火过程中,纳米尺度富Cu相析出强化是其高强度的主要原因。钢中除了含有Cu之外,还含有Ni、Mn以及碳氮化物形成元素(C、N、V、Nb和Mo)。当中间温度回火时(350℃~500℃),调幅分解会形成纳米级的富Cr区和富Fe区也会起到析出强化的作用。可见,17
随着重大装备锻件的大型化,对于大型钢锭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大型钢锭具有“凝固时间长,凝固过程复杂”的特点,对其组织带来了严重的缺陷。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坚持对大钢锭的解剖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对大铸锭的解剖工作,结合对大型锻件的实际需要,取得了重大进展。大铸锭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晶粒组织粗大和成分宏观偏析严重。两者都与大铸锭在凝固过程中的“
弥散分布的钛氧化物作为“氧化物冶金技术”应用中的重要角色,以其作为核心形成的复合夹杂可以成为晶内铁素体的析出核心,起到对晶粒细化的作用。合理控制钛氧化物的尺寸、数量及类型,能够起到改善钢材组织的作用。这就需要对钛氧化物的形成过程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才能进一步在实践中提出合理控制的解决方案并指导工业生产。本课题采用急冷技术冻结熔态铁-钛合金中的钛氧团簇,利用三维原子探针技术及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分析该合
各向异性高阶交通流模型符合车流扰动只向上游传播的特征,能够描述平衡态和非平衡态交通流,相比其它宏观模型更能合理地描述交通现象,是重要的交通流宏观模型。然而,各向异性高阶交通流模型本质上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其解析解一般难以获得。因此,有必要研究各向异性高阶交通流模型的理论和算法,寻求其精确高效的数值解,以便更好地模拟实际交通现象,探寻交通流问题隐含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围绕各向异性交通流模型展开研究
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微纳尺度结构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微纳机电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制造中。为了更好地设计和利用这些微纳尺度结构,研究其力学行为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小尺度下结构的力学行为与宏观尺度下大不相同,表现出较强的尺度相关性,即尺度效应。尺度效应比较典型的几种表现形式为:非局部效应、应变梯度效应以及表面效应。本文采用连续介质力学建模的方法,构建了能够同时考虑非局部效应、应变梯度效应以及表面效应的理论